石材網獲悉,8月22日11時30分,隨著最后一塊芝麻白荒料穩穩落于廬山市省港碼頭堆場,中開集團攜手廬山市石材行業協會完成的首批“北材南運”集采大單正式宣告圓滿完成。歷經40天、跨越1800公里的海陸聯運,近萬噸來自遼寧葫蘆島的優質石材荒料順利到港,標志著“廬山市石材集采公共服務平臺”成功實現首單運行,為當地石材企業打通了一條高效、集約的原材料供應新通道。
千里“相石”:精準選材,源頭把控品質
今年2月7日,中開利工聯合廬山市石材協會會長及相關企業代表奔赴遼寧葫蘆島,實地考察當地多個礦山。考察團隊從儲量規模、石材色澤、紋理質感、硬度指標、開采條件及綜合采購成本等多個維度進行系統評估,最終選定一批在品質和性價比上均符合廬山本地加工需求的優級荒料作為首批集采對象。
在后續的商務談判中,雙方圍繞價格機制、質量標準、供貨周期和售后服務等核心條款展開多輪磋商,在確保市場公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采購成本,為后續規模化集采奠定了合作基礎。
協同“運石”:江海湖聯運,打通物流動脈
自6月起,中開利工派出專業人員常駐礦山,全程參與選料、驗質、量方等環節,嚴控源頭品質,最終鎖定近萬噸優質原材。
7月26日14時30分,裝載石材的“錦繡航海”號貨輪從綏中港鳴笛啟航。經江蘇靖江三江碼頭完成江海過駁后,貨物轉由兩艘江船沿長江南下,穿越鄱陽湖水域,于8月10日順利抵達廬山市星子工業園區的省港碼頭。此次跨區域、多式聯運的成功實踐,構建起一條從北方礦山直達南方加工基地的穩定物流通道。
克難“卸石”:多方協作,提升作業效率
8月10日船抵碼頭后,卸貨工作面臨嚴峻挑戰:這是省港碼頭首次承接大規模石材荒料卸載任務,加之荒料體積大、重量高,現場吊裝難度大、效率低。高溫天氣也影響了作業人員狀態,吊具磨損嚴重,初期單塊卸貨耗時長達15分鐘。
關鍵時刻,廬山市贛港公司與多家本地石材企業通力協作,通過優化作業時段、調配專業吊具、協調多臺機械設備聯合作業等方式,大幅提升卸貨效率。最終,單塊荒料卸貨時間壓縮至5分鐘以內,確保全部貨物在8月22日上午順利完成卸載。
價值轉化:荒料入廠,開啟產業新篇
這批來自渤海灣的優質
石材,將在廬山市進行切割、打磨、雕刻等深加工,廣泛應用于城市廣場鋪裝、高端住宅外立面、公共建筑裝飾乃至海外工程項目。目前,部分荒料已進入銷售環節,多家企業現場看貨后陸續安排車輛運往生產車間,開啟價值轉化之旅。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