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碳酸鈣“一石多吃”助力賀州工業綠色蝶變
碳酸鈣“一石多吃”助力賀州工業綠色蝶變
賀州,這座以“循環”為筆的城市,正在改寫著工業發展的新篇章。通過碳酸鈣“一石多吃”產業鏈的成型,賀州的傳統碳酸鈣正經歷一場綠色蝶變。這一切的背后,隱藏著一個關鍵詞:“吃干榨凈”。
可以說 ,在賀州,碳酸鈣不只是石頭。
在廣西云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一塊普通的大理石經過一系列精細加工,變成了大型商超常用的可降解餐盒和塑料袋,而石材固廢物也被轉化為礦石復綠和建材產品的優質原料。這不僅是對資源的高效利用,更是對傳統工業模式的一次深刻變革。
賀州市擁有豐富優質的碳酸鈣資源,近年來積極構建“礦山開采—天然石材—碳酸鈣粉體—人造崗石—復合新材料—固廢綜合利用”的全產業鏈生態循環體系。這一舉措不僅推動了碳酸鈣產業鏈的升級,還加大了企業招引和技術引入力度,全力打造碳酸鈣新材料產業集群和“中國母粒之都”。
廣西云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賀州推進碳酸鈣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引進的新材料企業之一。該公司以碳酸鈣礦石為原材料,構建起“礦石開采—碳酸鈣粉體—降解塑料母粒—降解塑料制品—固廢綜合利用”的綠色生態循環經濟降解新材料全產業鏈。據公司副總經理鐘偉平介紹,普通的碳酸鈣原石價格最高為80元一噸,但通過技術改造和先進的生產設備與工藝,可以將碳酸鈣加工成可降解碳酸鈣粉體、母粒和塑料制品,其價值能夠翻10倍以上。
石材網了解到,賀州市還在積極推進綠色礦山與碳酸鈣精深加工一體化發展,打造集綠色礦山、綠色物流、綠色倉儲、綠色精深加工等于一體的碳酸鈣精深加工產業園。該產業園充分利用礦山開采尾礦和工業固廢,生產粉體、建筑骨料、道路基材、水泥、混凝土等產品,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真正做到了“一石多吃、吃干用凈”。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