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綠色發展政策的鞭策與倡導下,各省市積極響應并作出行動,礦山修復與綠色建設取得了可喜成果。近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命名第二批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公告》,其中濟寧市嘉祥縣榮獲了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濟寧已經累計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1個,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個,在生態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其實,近年來嘉祥縣一直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堅定不移地走“兩山”生態發展新道路,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發展格局,主要采取兩大舉措:
封山禁采后綠意盎然的山體
綜合施策,狠抓荒山修復治理
礦山整治開始后,嘉祥縣實施封山禁采,專門組建工作專班,并積極向上爭取財政資金,對工礦廢棄地進行綜合治理,先后治理修復破損山體8820余畝、復墾耕地500多畝,綠化荒山70座,恢復治理山頭16座,成功將廢棄礦坑、塌陷區建設為秀美的生態景區,區域自然生態系統得到恢復,環境質量逐步改善,群眾的幸福感也隨之穩步提升。
德信啤酒小鎮夜景
嘉祥縣對治理不余遺力,
先后投入荒山治理資金8億元,引入社會資本5億余元,在展開礦山生態修復的同時,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因地制宜地造了關山地質公園、鳳凰山森林公園、“網紅”打卡地東方左岸假日小鎮和德信啤酒小鎮等,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產業效益的雙提升。
鐵腕治污,打造城市生態水系
嘉祥縣通過實施“封山禁采”行動,著力建設美麗“嘉山”;通過環城水系治理打造“祥水”,打造了青山擁城、綠道環城、碧水繞城的“嘉山祥水”。嘉祥先后累計投入5億余元進行河道綜合治理,組織開展洙趙新河等綜合整治環城水系治理工作,有效貫通城區的5條河流,
構建內部循環、外部聯通、“五龍繞城”的城市生態水系,實現了水清、岸綠、景美的和諧宜居的生態生活空間。
接下來,山東嘉祥縣還將持續以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為抓手,著力將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到底,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共享美麗的綠水青山,攜手開辟金山銀山,切實構建綠色惠民富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局面。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