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走進廣西賀州市平桂區西灣片區,一座座現代化廠房錯落有致,掩映在層層新綠之間。這里曾是碳酸鈣產業密集區,如今卻綠意盎然,生機勃發。
石材網了解到,近年來,平桂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持續擦亮“綠色名片”,深挖“生態價值”,奮力蹚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前開礦,灰塵滿天,出門得戴口罩,連晾在外面的衣服都不敢穿?!秉S田鎮村民肖紅?;貞浧疬^去連連搖頭,“現在不一樣了,山綠了,水清了,空氣也甜了!”這番樸實的話語,正是平桂區生態治理成效最真實、最生動的寫照。
為徹底扭轉“靠山吃山”帶來的生態傷痕,平桂區打出了一套生態修復“組合拳”。今年以來,全區全面排查整治3座“半邊山、一面墻”式礦山隱患,對37座礦山實施“一礦一策一影像”精準治理,已有32座達到“規范開采、干凈整潔”的標準。截至目前,累計修復歷史遺留礦山342.87公頃,復綠裸露礦區994.79畝,成功創建市級綠色礦山16座、自治區級綠色礦山7座。昔日滿目瘡痍的礦區,正悄然蛻變為綠意盎然的“生態綠洲”,“生態短板”加速轉化為“綠色財富”。
生態治理,貴在久久為功,重在系統施策。平桂區創新推行“1234”生態治理工作法——緊扣生態環境保護一條主線,采取“全面排查+動態監測”兩項措施,壓實“屬地、行業、企業”三個必須責任,實施“關閉取締、整合重組、規范提升、生態修復”四個一批分類整治,推動治理工作制度化、精細化、長效化。
同時,全區大力培育綠色標桿企業,推動8家碳酸鈣企業成為環保示范單位。2024年上半年,深入整治涉重金屬環境隱患78個,整改完成率達88.5%;62個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實現“清零”;一季度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大平河蔞底國控斷面水環境質量位列廣西第五,“水清岸綠、魚翔淺底”已成為常態。此外,全區新增植樹造林3.13萬畝,完成松材線蟲病疫區清理8779.5畝,生態家底持續厚實。
“生態治理不是形象工程,關鍵要見實效、可持續,最終要惠及民生、賦能發展?!逼焦饏^林業局局長王岸華表示,下一步,全區將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準入,引導碳酸鈣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同時,大力發展“林菌”“林藥”“林禽”“林畜”等林下經濟模式,力爭實現年產值超13億元,真正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的“幸??可健焙汀鞍l展靠山”。
從“塵土飛揚”到“推窗見綠”,從“資源依賴”到“綠色轉型”,平桂區正以生態之筆,繪就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