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這片充滿拼搏精神的熱土上,王英珠的名字如同一塊溫潤而堅韌的美石,歷經打磨,熠熠生輝。她不是出身石材世家,卻以非凡的膽識與毅力,從零起步,打造出一家年銷售額破億的進口石材企業;她不僅是商海中的女強人,更是心懷大愛的公益踐行者。她的故事,是一部關于勇氣、誠信、遠見與仁愛的奮斗史詩。
果斷轉身,開啟“石”光之旅
王英珠的父親經營輪胎生意,原本她可以女承父業,安穩度日。然而,1999年一次偶然的交談,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朋友提到進口石材市場前景廣闊,她敏銳捕捉到這一機遇。“我是個說干就干的人。”沒有猶豫,她立即奔赴2000年的上海國際石材展,深入調研、收集信息,迅速做出跨界決定。
2000年5月,她飛赴歐洲,親自走訪礦山、考察資源,開啟了“他山尋石”的創業征程。2002年,她正式注冊成立順發實業有限公司,進軍高端石材進口與銷售。彼時恰逢中國房地產興起,人們對高品質裝修的需求激增,王英珠精準切入市場,迅速打開局面。到2003年,公司年銷售額已突破億元大關,產品廣泛應用于高檔寫字樓、星級酒店和豪華別墅,奠定了行業地位。
走遍世界礦山,只為一塊好石
在王英珠看來,石材是大自然的饋贈,每一塊都獨一無二,必須親自把關。為此,她常年奔波于意大利、土耳其、巴西、西班牙等十余個國家的礦山之間,每年近一半時間在海外度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頻繁的時差顛倒、語言溝通的障礙,她都一一克服。
“必須親眼看到、親手摸到,才能確保品質。”正是這份執著與專業,讓她贏得了全球優質供應商的信任,也保障了客戶對產品的高度認可。她常說:“作為女人,要敢于走出去。走出去,眼界就寬了,格局就大了。”
管理革新,以誠信立企
在傳統石材行業,家族式管理仍占主流,但王英珠卻率先引入現代企業制度。她推行“1855工程”——年終考評中評選10%優秀員工、80%良好員工、5%待改進、5%淘汰,激發團隊活力;實行“職業經理人制”,關鍵崗位公開競聘,并聘請專業顧問指導運營,極大提升了企業管理效率與專業化水平。
她對細節的追求近乎苛刻:廠區整潔無死角,生產區設于廠區深處,總部大樓與體驗館迎門而立,展現企業形象;她始終堅持“絕不拖欠一分錢”,無論是采購荒料還是委托加工,均按時履約。“誠信是企業的生命線,”她說,“口碑一旦建立,合作自然長久。”
洞察趨勢,引領產業升級
面對市場變化,王英珠始終保持敏銳嗅覺。她預判:“巖板將是未來趨勢。”這種厚度僅6毫米、卻能完美復刻天然石材紋理的高科技材料,正逐步替代傳統石材和瓷磚。她果斷布局,引進意大利頂級巖板資源,打造“一手貨源+定制加工”模式,推動企業從“賣材料”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型。
她深知,唯有不斷創新、與“石”俱進,企業才能持續領先。而無論產品如何升級,她始終堅守“誠信互利”的初心,與合作伙伴攜手共贏。
常懷感恩,大愛反哺社會
事業有成后,王英珠始終不忘回饋社會。她常年關注貧困學子,看到媒體報道便默默匯款資助;曾為一名廈門大學生送去5000元學費,如今對方已成家立業,仍視她如親人,節日必來電問候。
自2000年起,她持續捐資助學,幫助68名學生完成學業。每年春節,她都為家鄉南安水頭鎮陳厝村65歲以上老人發放慰問金和物資,十余年從未間斷。
2017年,她捐出500萬元,在南安慈善總會設立“加英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專項用于幫扶困難婦女兒童。她說:“有能力幫助別人,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王英珠,一位從泉州走出的女企業家,用20余年的堅守與突破,詮釋了什么是“巾幗不讓須眉”。她以石為業,砥礪前行;以誠立身,贏得尊重;以愛傳心,照亮他人。她的故事,不僅是一段創業傳奇,更是一曲新時代女性自強不息、兼濟天下的動人樂章。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