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南安水頭鎮經20多年發展,石材產業年產值上千億,以“世界石都·中國水頭”而享譽全球。而另外在新疆的巴州,則是石材富集之地,擁有花崗巖、大理石、紅柱石、白英巖等數十種資源,石材遠景儲量高達上百億立方米。這兩地的攜手合作,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呢?在4月15日,由巴州工商聯、巴州商務局、巴州福建商會聯合組成的招商引資小組,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頭鎮考察調研當地石材產業,深入交流與洽談,為巴州石材發展尋新策。
水頭鎮商會副會長李明山向考察組介紹了石材業發展情況:在1998年之前,水頭鎮還是一個經濟不太發達的濱海小鎮。后來,在升級領導戰略的推動下,著力將石材產業作為支柱產業進行扶持和培育,經20多年發展,規模逐步擴大,截至目前,全鎮共有石材加工企業600多家,規上企業150多家。各類現代化建筑密集林立,一座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已然成型。曾經不起眼的小鎮,不僅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材生產基地,還承接了全國近七成的石材進出口業務,成為全國石材進出口最大的關區。如今,這里上、中、下游產業鏈齊全,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同時也是輻射全球的世界級石材生產交易中心。
在調研福建中投匯興石業有限公司時,招商組獲悉該年產值15億元的企業采用智能化生產線,僅有500多名員工,從石材分析、切割、制版、排版,到每一塊小的成品石生成二維碼、貼二維碼,都是人工智能完成,成本低且效率高。巴州工商聯調研員張瑞冰表示,水頭鎮并無石材資源,他們卻硬是從石縫中發現了一道光,并發展壯大成了世界第一的石材產業,巴州有那么好的石材資源,若兩地聯合,完全可以將巴州的石材資源利用好,發展成一個優勢產業。
據了解,福建鵬翔實業優先公司不但可年產能達百萬平米的高質量大板,而且加工剩下的石材邊角料也不浪費,全年可綜合利用廢碎石粉達百萬噸。其再生石產品不僅暢銷國內,更跨越到了東南亞、日韓,歐洲、北美等全球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前景廣闊。對此,巴州商務局局長段雪萍坦言,水頭鎮不僅把石頭做成了高端的藝術品,還將石材邊角料和石粉都吃干榨盡,產生了高附價值,這太值得巴州學習了。回去后,將向自治州領導認真匯報,力爭盡快達成最優合作模式,將巴州的
石材資源利用到極致。
再看中閩石材商城,它是水頭鎮的一個高奢石材市場,這里分區合理,以高奢品牌石材為主,是國內外客戶一站式采購的首選石材商城,有著統一環境治理,統一物流服務,統一物業管理,高效運轉,物流迅速,塊天然山水畫石材從水頭鎮到達越南客戶手中,僅需三天時間。張瑞冰不禁感嘆:“水頭鎮為何能夠成功,皆是以客戶體驗為中心,這就是最符合市場規律的效率最高的發展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以水頭鎮為榜樣,當認真學習,相信也定能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通過兩天的調研與洽談,雙方達成了初步合作一線,接下來,雙方將圍繞合作事宜展開密切交流和互訪,盡快為巴州的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擘畫藍圖。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