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石材種類繁多,同一種顏色的石材因為花色大小的不同都能分支出來好幾個不同品種,在我國,不同石材可謂是際遇各有不同,其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為何一些曾經較為知名的石材逐漸淡出了市場呢?
這涉及多個方面因素:
1.石材資源的消耗
業內悉知,石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一旦石材資源耗盡,就是這種石材被開采光了,或者政策管控,不允許開采了,都勢必會導致這類石材產品在市場上就此消失。
例如福建古田的桃花紅,一度暢銷市場,年銷量達幾百萬平方米,但因國家環保政策,在2017年,該桃花紅礦山被徹底關停,桃花紅石材就這樣淡出了大眾視野。還有曾經是中國銹石代表的石井銹石,早在九十年代暢銷國內外,深受其他國家喜愛,而巨大的需求讓石井銹石在很長一段時間被瘋狂開采,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后來礦山也被封閉了。
2、惡性價格戰導致市場萎縮
伴隨石材產業的蓬勃發展,大量石材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導致石材企業競爭激烈,加上石材產品的同質化,石材企業開始打價格戰,價格越來越便宜,但短期的價格戰或許可以為某個企業某個品種獲得發展空間,可一旦整個行業都被迫的跟進打價格戰就會導致在市場需求量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下跌,最終整個市場萎縮,這個品種也做不下去了。
因為價格戰而導致石材品種隕落的最著名的就是黑白根和銀白龍了,這兩種石材地黑底色上有不規格白色線條,磨光后用于地面鋪貼、臺面和墻面的裝飾,效果非常好。所以最開始在市場上反響很好,但隨后后來野蠻增長,主營這類產品的石材廠暴增,而大多石材企業為吸引顧客贏得訂單,大肆降價,致使礦山被大規模的開采,然而降價容易漲價就困難了。
一度黑白根的價格從最初160元降到了90元,許多石材加工廠無利可圖,石材企業銷售積極性遭受打擊銷量減少,而此時礦山開采規模過大使得毛石供應超出了市場需求,礦山只能低價出售毛石,進一步拉低了黑白根的市場價格,如此惡性循環陷入了死局。
3.時代審美更替
在不同時代,大眾審美習慣也發生著改變。比如前些年,富有華貴氣息的米黃色大理石在市場上很火爆,而如今人們更多追求簡潔大方的設計,俗稱現代風,灰色、白色系列的石材開始受到市場的歡迎,曾經的流行已被市場所遺忘甚至是拋棄。
綜上,石材歸根到底致使一種裝飾材料,其品種又多,在內外環境的影響下,有些石材品種就會淡出市場,或被其他品種所替代。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