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日前,記者走訪了江蘇泰州市區江州北路西側的泰州石材城,只見一條條流水線正加速運轉,馬力全開,只為加緊趕制石材訂單。不同于幾年前散落在各地的“小作坊”模式,如今這全新的廠房不但配置了環保降污功能齊全的半封閉式生產車間,而且還按照加工、銷售等不同功能進行了細致分區,整體干凈整潔,形象大大提升。
石材加工作為建筑裝修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發展深受當地關注。據粗略統計,海陵區原有石材加工作坊有73家,均無序散落在各個鎮街園區。為推動石材產業健康長足發展,在2019年年底,海陵區總投資2.2億元啟動了泰州石材城的建設,促進石材產業的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2021年底,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和創新亮點新聞發布會,作為泰州石材城建設、運營方——泰州海陵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更是在“省級舞臺”上介紹了泰州石材城大氣“綠島”建設經驗。
因為該石材城的落成,不僅為當地石材企業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也有效解決了企業對環保問題的后顧之憂,意義重大。
記者走進位于州石材城的江蘇星月石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進行石材加工,現場火熱生產卻不見石材粉塵,令人十分舒適。
據其公司負責人李斌介紹,這主要得益于加工區內安裝的吸塵降塵系統以及使用的激光切割和水切割機。使用水切割設備,10分鐘就可以切割一塊,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極大減少了粉塵污染。原來經營場地是小作坊,工作環境差、生產標準也不規范。自入駐石材城以后,生產車間都嚴格按要求,配備了吸塵降塵設備,加工過程中的粉塵通過收集管道進入系統,確保了所有粉塵不出車間,加工環境有了極大改善。
據了解,石材加工區產生的廢水將通過集中處理,進行三級過濾,凈化后的廢水可在加工區實現循環使用,有效解決石材企業單獨建設污染治理設施成本過高、污染物難以達標排放等問題。目前,星月石材等石材企業加工車間的水線更加規范了,環保也達到了國家環評標準,公司業務也得到了提升。
發集團總經理劉峰介紹,
石材城圍繞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標準建設“綠島”項目,采用高標準廢水處理、粉塵霧化處理、有機廢氣吸附處置、隔音設施等環保設施,實現了污染集中處理。如今,企業每年可減少廢水排放6萬噸,減少粉塵排放30噸,減少廢渣等邊角料2500噸。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石材城屋頂建設的1000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1200噸,為海陵區發展綠色產業經濟提供了堅實的用電保障。
為了吸引更多的石材商戶入駐,
石材城注重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機結合與統一,在日常運營管理中,強化服務與要素保障,對入駐的石材經營戶統一提供租金優惠、物業優惠、廣告宣傳、后勤保障、法律培訓等,為石材商戶提供了可靠、舒心的發展環境。目前石材城入駐商戶50多家,入駐率達90%,進而逐步推動海陵區石材產業的規范、高質量發展。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