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悉知,石材返堿是常見的一種石材問題,而且有時候無論防護工作做的多全面,返堿還是存在。一般而言,返堿問題發生在水泥粘接的石材表面,水泥中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都是形成返堿的主要物質。
因為石材多孔特性,水、堿性物質可以通過微孔月縫隙慢慢滲入
石材。在長時間接觸水、潮濕的前提下,水泥中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堿性物質,溶解到水中,沿著遍布石材的微孔、裂隙,在水的蒸騰作用的帶動下,被帶往石材表面析出,最后形成了一層結晶物,就是我們所說的返堿。
那為何石材做了防護還是會發生返堿,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石材防護劑選擇錯
結合石材返堿原因,所以石材防護既要防堿抗鹽,又要不影響粘接力,以至于不少人選擇水泥防水劑、防潮劑作為防護材料,這些材料,可以通過溶液滲透到石材中,水分蒸發,形成甲基硅酸鹽晶體,填補石材中的微裂紋,起到一定的阻水作用。
但在隨后的使用中,鹽晶體很容易被各種來源的水溶解和沉淀。一方面,結構破壞后,失去防止石材反堿的作用。另一方面,這種防潮劑不但耐久度很差,該類鹽自身還會水解出堿性成分,從而沉淀結晶也會造成自身返堿。
所以,針對石材防護,預防返堿需要選用專用的石材防護劑,其主要成分為有機硅氧烷、有機氟硅聚合物等,這些成分可通過溶劑進入石材,與石材通過化學鍵形成保護層與石材牢固結合的網狀結構,起到防水、防污染、防腐的作用。
2.石材防護施工方案不規范
對于和水泥接觸施工安裝的石材,建議選用油性防護劑。且底面需要加做密封處理。好的防護劑只是先決條件,而正確的施工流程則是保證防護效果的關鍵。在涂刷防護劑時,要做到:充足、均勻、保持靜置超過24小時。
石材防護可說是一個“堵”的技術,它堵塞石材表層和側面的微裂隙、微細孔,石材防護劑的用量就是要足量,用量太多或者太少都達不到效果。
對于吸收量大的石材應進行二次涂刷,以刷涂法為例,如果用刷子在石材上刷一遍防護劑,等待干燥后再刷第二遍。直到表面有一層濕潤的石材防護劑,放置2小時以上都不干燥就說明足量了。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