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修復治理工作事關民生與發展,是高度重視的一項政治任務,也是礦山企業的責任所在。據悉,近日,因焦作市思可達新能源有限公司未按《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露天礦山整治年度設計》方案展開礦山環境修復治理,多次未能嚴格執行監管部門的督查整改意見,被盧氏縣自然資源局下發停工通知,責令停止一切修復及生產經營活動。
據了解,焦作市思可達新能源有限公司盧氏縣杜關鎮荊彰石英礦位于盧氏縣杜關鎮荊彰村,在2018年12月,焦作思可達公司將荊彰石英礦的礦山開采等事宜委托給三門峽玉圣硅業有限公司,由其代為進行礦山開采。但近年來因礦山管理不善,私挖濫采嚴重,致使大量樹木被砍伐,礦山周邊林地、基本農田被破壞,曾經秀美的山體傷痕累累,礦山生態遭受重創。
通過實地走訪,記者發現長約幾公里的山脈,幾百畝礦山被破壞,礦區內大量的植被被挖掘深約幾米,形成大小不同的礦坑,礦坑周邊原本茂密的樹木、植被慘遭“剃頭式”砍伐,一片砂石裸露,長期的粗礦開采,使得原本翠綠的山體“開膛破肚”,遠望山體令人觸目驚心。同時,在杜關鎮荊彰村西溝組,記者還看到距離村民家不遠處的礦山山體被挖成大小不一的溝壑,而荊彰石英礦一露天采礦區距離村民居住區僅一路之隔,河道內被對堆滿的礦渣占壓,嚴重影響汛期安全,極易引發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給周圍村民帶來安全隱患。
私改開采設計方案
而根據《盧氏縣杜關鎮荊彰石英礦玻璃用脈石英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顯示,開采設計方案為3個露天開采和2個洞采,但在實際開采過程中,該企業私改設計方案,將原有3個露天開采改為4個露天開采,2個洞采方案改為1個洞采,對礦山地質環境造成了二次破壞,對省自然資源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自然資源局的督查均未嚴格執行,可謂是頂風作案,枉顧國法與環保督察要求。
隨后,針對該礦區發現的問題,三門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和縣自然資源局要求焦作思可達公司重新編制《河南省盧氏縣杜關鎮荊彰石英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露天礦山整治施工設計》,并依據設計開展治理
作,落實礦山地質環境及時恢復治理。
礦山修復走形式
在2021年5月27日,盧氏縣自然資源局在對該礦區第二階段施工現場督查時發現,第一階段驗收時提出的危巖體清理不到位等多個問題均沒有整改到位,成為久治不愈的頑疾。
在對第二階段的督查時又發現KIII(莊頭)采區頂部平臺1-2邊緣出現多條橫向貫通裂縫,在強降雨影響下,邊坡發生滑坡的可能性大等問題,要求三門峽玉圣硅業有限公司,針對存在的問題于6月底前完成全部整改工作。但到目前為止,該企業仍未完成該整改工作。
談及遲遲未完成整改工作的原因,荊彰石英礦采礦權人焦作思可達公司魏姓負責人解釋稱,2018年公司在委托三門峽玉圣硅業公司代為開采礦石時重新辦理了采礦許可證,但當地村干部楊某斌等人阻撓施工,非法盜采礦石等引發的刑事案件,致使礦山修復整治工作一直未能按時完成。
據南省盧氏縣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2020)豫1224刑初185號顯示,楊某斌否認盜采礦石,而是稱在涉案地塊上依據上級政策文件中的規定進行建設用地復耕,挖出礦石是必不可少的流程。
林地涉嫌少批多占
另外,記者注意到,該礦區在展開修復治理的過程中,大量的林地樹木遭到破壞,目之所及皆是裸露的黃土層,目測占用林地面積達幾百畝。對此,盧氏縣林業局盛科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開發區開發商思可達公司于2013年11月21日辦理了礦區林業征占手續的審核同意書,批復占用林地共計3.8552公頃,約為 57.828畝林地,且后續并未再補辦過其他手續,在監管部門的督查期間,林業局曾多次向其下達通知,要求焦作思可達公司恢復林地原狀,后期一直在跟蹤這個事情,其他情況并不清楚。
拒不整改被叫停
針對督察中發現的這些問題,荊彰石英礦施工方一直未能作出有效整改。在7月12日,盧氏縣自然資源局向杜關鎮人民政府下發《關于對焦作市思可達新能源有限公司盧氏縣杜關鎮荊彰石英礦環境修復治理情況的函》,稱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對礦山環境進行了修復治理,自然資源局分兩次組織專家對治理和場地整
理施工按成情況進行階段驗收,并下達《現場督查整改情況的反饋意見》,要求在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整
改,現已停止一切修復治理活動,望杜關鎮政府依據工作職責加強對該企業的監管。
于是,杜關鎮人民政府回應稱,7月14日,杜關鎮人民政府責令三門峽玉圣硅業有限公司停工,要求荊彰石
英礦即日起停止一切修復治理及生產經營活動。
點評:希望廣大石材礦山企業以此為戒,扛起礦山修復的重任,彌補生態欠賬,扎實推進礦山修復治理與綠色礦山創建工作,讓礦區的青山綠水重現,攜手共創美好生態家園,助力石材礦業健康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