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節能發展是當下的主流趨勢,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如今我國正全力向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邁進,旨在通過節能減排,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為此石材行業也在積極響應國家綠色建筑發展和碳達峰目標的同時,主動抓住機遇,通過技術與產品方面的創新,為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貢獻力量。
在行業內,人造石材作為替代天然石材的部分應用上,有效提高了天然石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對自然環境的壓力,其資源綜合利用優勢,讓人造石在環保節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建材、環保新材料。
人造石材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無需高溫燒制,相比陶瓷、水泥、玻璃制品來說,其生產過程中能耗極低,大大降低了單位產值能耗,利于節能減排,同時其生產加工全過程所消耗的能量來源均為電能,目前大部分來源于火力發電,而未來電能還可來自風電、光伏發電、核電等,所以以此觀之,人造石以后可完全采用清潔能源生產,做到更加綠色節能。
此外,人造石材中有6%至15%的樹脂含量,目前所用的不飽和聚酯樹脂,主要來自石油煉化物,即是將埋藏
于地下的“碳”人為釋放到自然界,增加了碳排放負擔。在未來,研發的人造石材將會逐步采用生物樹脂,而植物中的碳來自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種方式并無碳排放量增加,助于節能減耗。
建筑裝飾石材主要分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兩大類,伴隨當下消費升級與建筑精裝修理念的興起,具備多重優勢的人造石材更受到高度關注,目前人造石材廣泛用于廚房、衛生間、公共餐廳等臺面為主的室內裝飾場所。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注冊了人造石材相關企業9483家,其中狀態為存續、在業的有7145家。在2011-2019年,相關企業注冊量還呈上升趨勢,2019年達到最高峰,該年注冊這類注冊企業首次超1000家,
同比增長了93.4%,涉及省份以廣東、福建、山東為最多。
數據顯示,廣東省是擁有“人造石材”相關企業最多的省份,共2577家,也是唯一一個存量在2000家以上的省份。福建省、山東省分別以1092家、661家排名二、三位。
做符合“碳中和”方向的產業,在未來才有長久立足發展之地,相信符合“碳中和”的人造石材產業,通過不斷革新創造,未來將會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