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生態修復是近年來礦業發展的一大主題,全國多地積極作為,攻堅克難,唱響了綠色發展的嘹亮旋律,有些還通過電視節目進行宣傳推介。據悉,在6月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在鞍山市拍攝的《綠色答卷》第四集《大地療傷 生態修復》在央視財經頻道CCTV2播出,鞍山礦山生態修復的成績單精彩亮相,在社會各級引起強烈反響,深受共鳴。
據了解,該節目在鞍山市新聞傳媒中心的全程協助下完成,該《綠色答卷》6月5日開播,一共6集,每集30分鐘,共計180分鐘,從從碧水、藍天、凈土、生態修復、生態鄉村、碳達峰碳中和六個維度呈現新時代下的“綠色中國”。其中《綠色答卷——大地療傷 生態修復》,專門介紹了鞍山市礦山生態修復的成果與經驗。如鞍鋼的百年老礦近些年變身成了綠色生態園、世界鎂都昔日的污染大戶正在走出一條綠色轉型發展之路。整個節目展對生態修復作出高度評價的同時,也提出理性思考,并將鞍山修復經驗推介到全國。該節目已經播出,好評如潮。
在觀看央視播出的鞍鋼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時,作為鞍鋼礦業生產服務中心綠化服務區黨支部書記鄔玉章,一位從事十多年綠化工作的老同志激動萬分,他表示,央視媒體對鞍鋼礦山修復工作展開報道,這是對鞍鋼綠化工作的高度認可,自己十分驕傲,也更加激發了從事綠化工作的干勁兒,全力以赴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據了解,未來鞍鋼礦業大孤山鐵礦也將根據《鞍鋼礦山生態修復三年規劃》,加快綠化的步伐,早日實現礦區環境生態化、開采方式科學化、綜合利用高效化,全力提升鞍鋼礦山的“綠色顏值”。
遼寧菱鎂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振強觀看節目后也頗有慷慨,表示海城菱鎂礦區生態修復的成果在央視的展現,也增強提振了他的信心。在未來,將會持續落實海城市委市政府關于海城市菱鎂礦山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的短中長期規則,做到礦山規范管理,有序開采,踐行邊生產邊治理模式,進一步改善改善海城菱鎂礦山的生態環境質量,打造真正的綠水青山,如詩如畫。
據悉,此次特別節目《綠色答卷》是央視首次全面展現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大型系列報道,意義深遠。談及礦山生態修復為什么選擇鞍山,從事20多年生態環境報道的資深媒體人、《綠色答卷》總導演童盈告訴記者,由于工作習慣,走到哪里都十分關注當地生態,來遼寧調研是有專門地了解過鞍山市礦山生態修復的情況,獲悉鞍山這些年生態保護力度很大,行動迅速,以鋼興市的工業城市走出鞍山自己的經濟模式,一直較為關注。也希望借此節目播出的機會,全方位展示礦山生態修復從意識改變到重要實踐的艱難歷程,向全國分享經驗并為修復事業共勉。
童盈海報是,該節目立意旨在體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民生與環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要找到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協調統一的典型案例。鞍鋼和海城菱鎂礦區都在轉型,從過去粗礦式開采,向集約化、環保化轉變,同時通過采訪了解鞍鋼和海城菱鎂礦區也表示有信心、有決心做好修復工作,節目也是希望通過鞍山鮮活的例子,為其他礦山生態修復提供一些好的借鑒。
《綠色答卷》生態修復篇呈現了從國家到地方對生態修復治理的決心和努力,表達了民眾對生態環境改善的期待。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不論經濟如何發展,要堅守生態環境效益,通過綠色轉型倒逼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未來,遼寧鞍山還會堅持修復的步伐,在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上實現更大的突破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