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近年來,廣西賀州積極響應礦業綠色發展的號召,全面聚焦與突破礦山生態環境問題,大力推行開采階梯化、生產集約化、建設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管理現代化的“五化”模式,推動建設集綠色、生態、品質、和諧、智慧為一體的“五型”礦山,現已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推行階梯化開采,加快建設綠色礦山。賀州采取自上而下的階梯化方式分層開采,根據“誰開采、誰治理、邊開采、邊治理”的原則,逐層對裸露山體展開復綠工作,如今全市范圍實現礦山復綠面積達132公頃;全市46座開展綠色礦山建設的石材礦山,目前獲批復綠色礦山13座,列入2021年的15座綠色礦山將在8月份完成。
二是推行工廠化生產,加快建設生態礦山。賀州致力于做好礦山功能分區、技術革新,并配套除塵設備,有效減少礦山開采與加工、運輸過程中的揚塵。目前,全市石材礦山企業投入使用車輛沖洗平臺12個,灑水車11輛,增設霧炮機等抑塵設備214臺,安裝出入口視頻監控29個。同時對重點礦區規劃設置排廢區,安置環境監測探頭,嚴管礦渣排放。當下,全市規劃設計排廢區20個基本滿足當前石材碳酸鈣礦山集中排廢需求。
三是推行標準化建設,加快建設品質礦山。分類定制花崗巖荒料、大理石荒料及廢石廢渣等生產工藝標準,引進多家現代化龍頭企業為領航者,進一步推動標準化建設,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轉變。此外,出臺了《排土場、尾廢礦渣處理環境監管共同責任機制》《大理石尾廢礦渣綜合回收利用管理辦法》等標準化建設文件,進一步強化礦山環境監管及廢棄物綜合利用工作。據了解,從2018年至今,僅平桂區已綜合回收大理石尾礦渣達1200萬噸,增加采礦權價款、資源稅等收入約6000萬元,變廢為寶的同時創收可觀,一舉多得。
四是推行規模化經營,加快建設和諧礦山。一方面有效落實礦業權退出機制,針對不符合環境保護條件的礦山企業實行整頓關閉,對污染嚴重的小、散、亂礦山堅決予以關停。在數量上,全市包括新增采礦權在內的有效石材采礦權從2017年的73個減少至目前的46個。另一方面,以礦業權、資產等為紐帶推進礦山整合,實現規模化、集約化開采。目前賀州平桂區大理石重點開采區由原來的44個采礦權整合為9個,生產規模大幅度提升。再者,逐步完善礦山周邊基礎設施,構建“建礦一處、造福一方”的礦地和諧局面。例如平桂區望高鎮同樂村投資約500萬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等工程,有效解決了礦區周邊群眾飲水安全及生產灌溉等問題,實現了礦山企業與地方經濟協同發展。
五是推行現代化管理,加快建設智慧礦山。充分利用大數據、5G網絡等高科技手段,通過各種監管、監控體系,助力礦山實現開采無人化、智能化。嚴厲打擊越界開采等違法行為,使用各種新技術強化監管,督促礦山企業加密設置礦區拐點界樁。自2018年以來,立案查處越界開采石材礦山23家,收繳罰沒款329萬元,整治超規模生產石材礦山11家,使得礦山管理不斷完善與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