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遂昌是一個有山明水秀的好地方,與此同時,圍繞“遂昌紅”而發展的石材產業也在此扎根,茁壯成長著。
此前,浙江省領導提出,在2019年底前,要實現浙江省大花園核心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縣級出境斷面水質要基本達到Ⅱ類。全省只有麗水和衢州的4個出境斷面水質沒有達到Ⅱ類標準,這當中就包括遂昌大石交接斷面。
在2019年年底,浙江遂昌縣如期實現了大石交接斷面出境水質由Ⅲ類升至Ⅱ類、以及“一江綠水送松陽”的治水目標。
在今年,遂昌立行“云監控”管理,剛建成15個水質自動監測站、5個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5個噪聲自動監測站及1個輻射自動監測站,全面啟動河湖長制信息化系統,保障“云治水”新模式順利施行。
遂昌地處錢塘江、甌江源頭,是國家重點的生態功能區。2019年,“岸上治水”行動讓遂昌縣連續7年獲得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面考核優秀,連續3年獲得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優勝縣,實現地表水質環境持續穩定達標。
據了解,遂昌縣每年安排1000多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讓岸上的垃圾變身為廢料,同時推廣使用“綠色惠農卡”,推進農藥化肥雙減,實現資源的有效雙重利用,不僅惠及農業,還解決岸上垃圾難題,水源得以清澈,消失多年的魚兒成群歸來。
這個重點的水環境污染問題在水里,源頭在河岸上,而核心的根子卻在石材產業上。
2019年,遂昌縣對于云峰石材加工園區重點涉水、涉塵等嚴重污染問題,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圍繞“粉塵不外揚”“污水不出廠”“噪聲不擾民”三大目標,對全縣石材企業進行全面整改。縣內19家石材加工企業關停2家,還有17家通過兼并重組為10家。
大石交接斷面位于遂昌和松陽縣交界處,水質的穩定,重點在于監管。自去年來,遂昌縣投資4281萬元,在縣域內各鄉鎮(街道)交接斷面、飲用水水源、松陰溪流域內重點區域等建設網絡自動監測站,計劃在2021年底建成30個水質自動監測站、10個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10個噪聲自動監測站及1個輻射自動監測站。
依靠市級政務云大數據平臺,遂昌通過一年時間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生態環境監測信息平臺,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全要素的信息共享,自此,遂昌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能力和生態環境監測預報預警、測管協同、環境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2020年初,在全省確定的4大出境交界處中,大石交接斷面是唯一一個實現水質躍升的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