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從礦山開采到加工都實現了極大跨越,進入行業多年的石材人都深有體會。而如今,數字經濟時代,礦山建設與監管方式也在隨之不斷刷新。智慧界樁替代水泥界樁,開采上的越界、超量等一點點“風吹草動”立刻被感知;粉塵濃度達到臨界值,就會自動提醒該灑水除塵了;監測數據與OA辦公系統連接,自動生成文本、圖表……
的確十分“智慧”,更是十分便捷,這是浙江長興大煤山礦管理系統的數字化轉型,實現了了礦山的智慧化監管,讓人眼前一亮,不勝欣喜。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礦山監管水平不斷提升,各種“電子眼”實現了對礦山的角角落落監控全覆蓋,然而,監管依然有難題,例如超層越界開采難以發現,超量開采往往事后才發現,僅靠人力太過單薄。而當監管不到位,不僅造成了資源的破壞和浪費,還給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損壞,亟待改善和解決這個局面。目前,礦山借助互聯網“快車”,礦企開始創新運用智能傳感、三維建模、云計算、物聯網等大數據技術,可有效將各種開采及檢測數據匯集到一個平臺上, 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與反饋,對礦山監管做到了“一切盡在掌握中”。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數字化、信息化在礦業發展中的作用更是逐漸明顯,覆蓋了礦山開發的全生命周期,促進礦山向安全、高效及綠色發方向不斷發展,預估到2025年,數字化將為采礦業及其客戶以及社會和環境帶來4250億美元的價值。我們憧憬,在未來更多的礦山會開發出更為便捷而高效 數字化系統,讓礦山監管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