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石材產業的發展,麻城全力扶持,在日前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還對此提出了第32號提案:糾正行業保護行為,暢通石材荒料市域流通,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目前,關于《關于糾正行業保護行為,暢通石材荒料市域流通,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建議》的意見,黃岡市經信局與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團風縣政府、麻城縣政府、羅田縣政府、英山縣政府等會辦單位取得聯系,綜合意見現給出答復:
一、建議的第一條“破除市區縣域石材行業壁壘”的解決措施。
一方面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結合該局礦產資源開采管理職能,盤活當地石材資源存量,緩解團風縣但店鎮規上石材加工企業采購石材荒料難的問題。團風縣但店鎮花崗巖資源豐富,有兩家具有合法采礦權,其中一家由于企業內部原因和礦地矛盾未協調好,礦山一直未正式開工投產。市規劃局督促自然資源規劃局做好服務,與但店鎮政府一起做好有關協調工作,力爭該礦山企業早日開工,其當地合法合規企業實現就近取材,緩解石材荒料全靠外運的問題。
另一方面 ,加強礦產資源規劃調控功能,逐步解決石材荒料增量問題。目前湖北省已經啟動第四輪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 年)修編工作,在確定采礦權投放計劃指標時,市規劃局將考慮團風縣但店鎮飾面用石料資源予以適當傾斜,在團風縣第四輪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中盡可能預留采礦權計劃指標,為下一步開發利用但店鎮石材提供規劃保障。
二、關于建議第二條“推動石材產業做大做強”的解決措施。
一是摸清石材產業底數。按照市經信局建議,對黃岡市全市的石材加工規上企業進行摸底調研。其中麻城市109家,2019實現產值178.7億元,用電量10.5億度,實現稅收4.16億元;團風7家,全縣采礦許可證在有效期內的礦山企業有3家, 1家省級審批露天開采鐵礦將于今年11月到期關閉,另外2家飾面用花崗巖礦山雖保留在但店鎮,但兩家企業均因經營不善主動申請停產至今,多年無花崗巖荒料供應;英山5 家,2019年5家石材加工企業完成產值9.95億元,同比增長3.4%,占我縣規上企業總產值的14.2%;羅田原有石材加工企業3家,在2019年經過將這三家開采權予以整合,設立一家采礦權,依法依規注銷原有采礦權,并重新劃定礦區范圍,公開出讓采礦權,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完成,石材加工廠將隸屬白蓮河不再歸屬羅田縣管轄。
二是推動石材產業綠色發展。黃岡市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石材產業的綜合整治,采取了多項有力措施,如加強廠區管理、開展聯合檢查、實行量化打分、關閉散亂小石材企業,建設礦山多級攔污壩、污水處理站等,定位石材產業發展目標——向“大集群、全鏈條、綠色化、可持續、過千億”邁進。
其中作為石材大市的麻城連續三年開展“小石材”整治行動,在2017年就關停此類企業64家,整合17家入園發展。同時,按照“五個一律”:一律打圍墻、一律建洗車槽、院墻外一律不準堆放石材廢渣、一線職工一律戴口罩、一律新購霧炮機的規范要求,對所有企業逐一嚴格檢查,列問題,則整改,限期限,確保合格后才可開工。2018年對加工企業開展了“雙百分”檢查,不合格要求整改的企業98家,經過一番整改后,最后檢查驗收合格恢復生產97家,永久關閉1家。2019年,繼續開展聯合檢查,落實園區環保安全方面的工作。全年整改完成省委第三巡視組交辦的4個信訪件,信訪平臺交辦的案件4件,督查室1件。此外,安全方面,指揮部以礦山安全、廠區安全、道路安全為著力點,召開各類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培訓會、石材行業特種設備培訓會,并組織夜間突擊檢查20余次,嚴懲道路超限超載行為。
三、下階段的工作安排
1.淘汰落后產能,杜絕安全事故。嚴格落實環保政策要求,關停小作坊式的環保不達標石材企業,淘汰一批落后產能,做企業做好安全生產檢查,杜絕生態環保事故和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2.深化服務企業的行動。建立服務企業聯系幫扶制度,對石材企業施行一企一策,針對性地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完善要素保障,助力石材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3.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按照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石材行業發展的利好政策,在保證原料供應、暢通運輸渠道、推動石材產業集約發展等方面爭取更多支持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