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全力解決石材產業的突出問題,補齊短板,強化弱項,深入提高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在10月13日,麻城召開全市石材產業提標升級現場會,檢驗全市礦山企業及石材加工企業提標升級的工作成果,石材指揮部領導汪先啟、訚中樂,指揮部相關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園區各派駐機構負責人、石材協會、產業園開發公司、企業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本次活動涉及觀摩加工企業及礦山企業兩個部分,參觀的加工企業為鴻磊石業、溪頭石業、杰誠永華石業三家,礦山企業參觀的是杰誠永華礦山升級改造現場,這兩項活動同時進行,待現場會結束后在聚豪一樓會務中心開會。
在座談會上,首由聽取了產業中心主任張平宣讀《關于石材產業園加工企業提標升級整改的情況通報》,獲悉截止目前,石材園區189家企業中,整改基本完成并承諾限期完成剩余任務、準予復工的企業共計94家,申報全部拆除重建準予消化存量繼續生產的“綠牌”企業5家;列入重點督辦黑牌企業33家。初步統計,園區石材企業的整改投入資金將達3億元。
經過驗收準予復工的企業大切車間改造率98%以上,車輛沖洗設備改造率90%以上,“清水切割”完成率100%。另外,麻城應急管理局搶抓機遇,投入50萬元開展“地毯”式安全隱患排查,落實“全覆蓋”式安全教育培訓。
隨后是聽取《關于礦山企業“8+1”整改情況的通報》,目前石材礦山企業復綠完成2600畝;礦山主道路硬化完成了5條,副道路完成硬化7條;基本建成了礦山企業作業平臺三級污水循環系統;新建了7個礦山污水處理站并安裝噴淋噴霧等設備;現有企業已訂購繩鋸122臺,礦山企業整改投入資金超過2億元。已驗收開采企業14家,3家復工,后期持續按照8+1標準對企業進行驗收復工。
緊接著,石材協會會長杜承揚宣讀新版《麻城石材協會會員自律公約》,石材協會結合行業實際,更新自律公約,從禁止荒料外運、尾粉、尾礦收集、規范運輸車輛、職業健康、安全生產、廠前五包、紅黑榜與黃綠牌制度、收費罰款報備制度及社會公益事業十個方面倡導自律,為石材行業自律明確了要求和標準,助力行業健康高質量的發展。
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材指揮部政委汪先啟強調,石材礦山一定要嚴格落實“8+1”的工作要求,今年完成1/3的繩鋸工藝應用,到明年進行全面鋪開,著力提升白鴨山礦山生態治理水平。此次的提標升級也是麻城石材產業厚積薄發的轉折點,要牢抓機遇,以杰誠永華石業為整改藍本,深化思想認識、加大動作、提升整改效果。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材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訚中樂指出:要建立和落實三個機制分塊負責、分片包干的工作機制,行業自律的工作機制,專題調度的工作機制;要施行四輪調度,嚴實督辦整治作風,對黑榜企業加大力度促改;要摒棄思想上不敏感、不主動、不下決心、輕舉妄動、寄希望于公關的五種傾向;要強化十項治理,完善強硬的配套措施;加強企業自律,協同發展。
石材行業的提標升級行動是一項打基礎、管長遠的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也不會在短期內取得重大成果,所以要在思想上破除速勝論,摒棄無用論,樹立打持久戰的理念,持續發力,不斷深入推進提標共工作開展。同時,在任何時間、地點及環節上,都不能放松環保要求,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策略,管住污染源頭,謀劃啟動污染治理的系統化工程,守護好綠水青山,切實推動石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