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開采方法選擇正確與否,是該石材成敗的決定因素,因為開采方法關系到荒料規格質量、石材生產成本,石材資源利用程度.自然生態環境影響,如不顧忌以上各個方面,石材開采很難生存下去,因此,石材的開采需要更先進的方法。石材網
礦山現狀
我國石材礦山數量多,機械化開采的礦山并不多,石材礦山地處偏遠,外部條件差,建設周期長,開采力度大,投資者愿意投資辦加工廠而不愿拿錢建設礦山,熱當地村民沒有先進的開采設備,因此,成荒率極低,開采后留下大量碎渣和廢石。
據資料表明:塘口式爆破法開采石材,其荒料率一般都在4%-6%之間,機械化程度好的礦區,也不會超過10% ,剩下90%的資源在開采過程中都變成了廢石碎渣。
他們拿走獲利的石材數量極其有限,而深部真正好的礦體,他們無法得到,也不讓后人來采,都被他們炸壞或埋藏掉了。
石材礦山都是露天開采,人身死亡事故相對少,社會影響小。但是,石材礦山無序開采,造成資源流失和環境破壞,其結果會后患無窮。
中國石材工業協會會長鄒傳勝在考察四川、湖北多處礦山時強調指出:“擺脫傳統原始方式,發展現代石材開采業,他指出;石材礦山設計需要有專業的設計單位及人員去操作,將業主的總體規劃融入設計中,這樣才能使礦山盡快擺脫無序開采的混亂局面。
國內外開采條件和差距
國外礦山開采由于國外石材開采設備先進,因此,他們的礦山都是按照開采設備使用要求去科學化、正規化建設。
開拓系統和排土系統
在礦山開采境界外的不影響生態環境的一個或多個地方,將廢石、碎渣、覆土分別集中堆放在指定地點,還要采取措施保證日后不會產生后患。
采礦場要形成開采臺階,便于開采設備生產效率能正常發揮出來,我國石材礦山開采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是從現時來講,差距不是在開采設備上,而是差距在科學化、正規化建設石材礦山的認識上。因此必須要改變重加工、輕礦山的錯誤觀念,要認識到有限的石材資源不是一代人該擁有的財富,它不能再生,采出一點少一點,愛惜資源、保護資源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國已具備建設現代化、正規化的石材礦山的技術條件和知識水平,現在正是擺脫傳統原始方式,發展現代石材開采業的大好時期,采用我國自己生產的成套開采設備,選擇適合自己礦山特點的開采方法,才是我國石材礦山業主們的生存發展之路。
三種開采方法的技術經濟指標
從進口荒料的表面留下的開采痕跡來看,國內國外開采方法都一樣,都是在臺階上開采:
包括荒料全部由金剛石繩鋸鋸割而成;荒料的底平面用金剛石繩鋸鋸割,而其他兩個豎直面采用鑿密集排孔、劈裂器和脹裂劑分開;用刻槽機而引發的刻槽脹裂法。
現對以上三種方法進行對比,各有各的優缺點,在技術上,三種方法也各有優劣:
密集排孔脹裂法:
鑿巖工作量多、勞動強度大、勞動條件差、粉塵、噪音危害工人身體健康;荒料在驗尺上會有折扣。但是會給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繩鋸法:
生產工藝難度大(指穿繩孔對接),生產技術要求高、耗電、耗水、費時,采場產生泥漿多,給生產和生活環境造成影響。但荒料質量好,企業經濟效益小,中低檔石材品種用它得不償失。
刻槽脹裂法:
刻槽鉆孔數量少,可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巖孔內有槽線存在,當受外力作用后會產生應力集中效應,巖體必然會沿槽線處整齊斷開,槽線有導向功能,保證巖塊斷面平整而不會走偏,
對脹裂劑質量要求不高,礦山容易實現自產自用脹裂劑的目的。可給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以上只是對三種方法進行對比評述,其目的只是想借用數據來說明開采方法選擇正確與否,會給企業帶來那些經濟效益。
綜合,針對當前現狀及立足自身,找到礦山開采的合理方法,方能有效減低成本,帶來真正的“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