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芳,1972年生,水頭人。中國石材協會副會長、泉州市第11屆政協委員、南安市第13屆政協常委。
作為石材界的中堅力量,今年不過46歲的王少芳,卻已在石材界摸爬滾打了25年之久。在眾石材人的印象中,他是石材界驍勇善戰的“老王”,更是福建人造石第一人。
聲名顯赫,外人多認為不易親近。然而,見到王少芳的那一刻,所有的疑慮都被他的親和消融。他謙虛地說:“我沒讀過什么書,說不出什么大道理,工廠也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全體員工的。”
成立于2006年的鵬翔實業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第一家生產人造石的企業,現有員工近600人,納稅金額更在行業名列前茅。然而,對這樣的成績,王少芳并不以為然,在他看來,辦人造石企業,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為了堅持做件有意義的事。
更讓他自豪的是,2013年,他打贏了中國人造石史上首場歐盟反傾銷貿易戰。這一場長達9個月的貿易戰,不但打響了鵬翔的知名度,更堅定了石材人防抗貿易風險的信心。而在他的長遠規劃中,他希望把鵬翔辦成一所學校,讓員工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新、創造。他認為,這樣的企業才能永遠鮮活,永遠具有沖向一個個高地的能力。
九死一生 大業出成
有人說,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創始人,是九死一生的歷險過程。王少芳也不例外。
1985年,剛剛小學畢業的王少芳,性格叛逆不愿繼續讀書。當時在閩南地區,如果不繼續讀書,就得早早出去打工。為了謀生,年僅13歲的王少芳來到南安第二建筑公司當一名臨時油漆工。
“以前的門窗都是木頭做的,里外都要漆,而且漆前還要先鉆出窗外,站在路架上清理灰塵。而我當時是一名臨時工,臨時工是不能拈輕怕重的,像這種高空作業只能我來做,而且一做就是7年。”王少芳說,油漆是和色彩打交道的,而人造石也是,所以這段工作經歷,也為他之后的創業埋下了伏筆。
結束了油漆工的工作后,王少芳用自己賺來的錢辦了自己的婚姻大事?;楹螅诖湛盏耐跎俜奸_始跟著做石材加工的哥哥跑銷售,而后又慢慢地學做采購。
2000年以前,水頭石材加工商由于語言不通,都是到廈門從貿易商手上采購荒料。在一次采購中,王少芳突然問自己,“為何不跳過中間商,直接從源頭采購呢?”
時年26歲的王少芳,敢想,敢做?;貋砗螅成闲心遥_始了他出國探險之旅。前前后后他跑了30多個國家、1萬多座礦山。“我敢說,那時,敢走出國門做石材生意的人,屈指可數。”說起自己的冒險精神,王少芳言語間充滿了自豪。
然而,回憶起其間的種種經歷,王少芳仍心有余悸。他說,不管去哪個國家,礦山都是處在偏遠的山溝溝里,行走不方便,食宿也不方便。就算水土不服或生病都要撐著。最讓他難忘的是,一次為了去看土耳其深山里的一座礦山,需要開車爬行一段極其破爛且蜿蜒的山路,在一個急轉彎,車子沖出了狹窄的山路。當他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躺在一條十幾米深的山溝里,身上還壓著不省人事的上海翻譯。他想要挪動,卻發現右臂動彈不得,但依然掙扎著爬出車子,奮力地吶喊。沒過多久,一輛經過的中巴,聽到了他的吶喊聲實施了援救。慶幸的是,這次意外,他們都只是不同程度的受傷,并沒有影響到日后的正常生活。
自從自己出國采購后,荒料成本得到了大大的降低。剛好又趕上了石材業的發展黃金期,王少芳和哥哥把天然石材的生意越做越大。
開創南安石材綠色循環經濟先河
2000年以后,石材作坊遍布水頭的各個村莊。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弊端也隨之出現。在水頭的大街小巷,石材生產的石泥、邊角料,被隨意堆放,石粉彌漫在整個水頭上空。
在走了那么多的礦山后,王少芳發現沒有一個國家或地方像水頭這樣,即便是經濟落后的土耳其,也是將開采和生態捆綁在一塊的。別的地方環境、經濟雙贏的優雅姿態,讓王少芳產生了深刻的反省和思考。
他琢磨著,如何把這些廢棄的石泥、邊角料也變成石材,直到2004年,他在意大利的石材展上看到了一塊人造石板材。“當我看到這塊人造石板材時,激動得要掉淚了。”那一刻,王少芳堅定了制造人造石的決心,回到國內后,便開始張羅起來。
在向多方籌集一個億后,福建省首家人造石企業——鵬翔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一年是2006年。
談及鵬翔的創立,王少芳坦言,一開始他并沒有創業的夢想,只是想認認真真地去做好手上的工作。在認真工作了以后,就幸運地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順其自然地做了起來。
王少芳介紹,最早的人造石生產公司出現在美國,到上世紀80年代,北京、廣東個別企業有引入意大利設備生產人造石,但并未形成規模。
到2005年的時候,可能是受意大利展的影響,設計師對人造石的應用開始多了起來,國內需求量一年最多可達300多萬平方米, 而國內當時只有廣東云浮幾家企業有在生產。彼時,水頭還處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天然石的生產、銷售狀態。令王少芳想不到的是,2006年,自己創建的第一條人造石生產線,竟開創了南安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先河,在接下來的每一年里,鵬翔平均“吃”掉數十萬噸廢棄石料,為南安發展循環經濟作出突出貢獻。而自己,不僅成為中國人造石行業的領軍人物,并身體力行堅持倡行石材循環經濟,12年來,始終如一。
如今,在鵬翔的全套產品線上,全年可綜合利用廢碎石粉已達200萬噸,在“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綜合利用”的發展趨勢下,在“創新、生態、循環、綠色、環保”口號的指引下,不斷實現節能降耗,保護環境,同時延伸產業鏈,促進傳統石材產業的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