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在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部署安排和過硬舉措?近日,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先后接受多家新聞媒體采訪,其談話內容句句讓民營企業家暖心。
大致內容如下:
1、發展中的困難靠發展來解決
當前,我省民營企業遇到不少困難,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一定能在發展中得到解決。湖北省委、省政府將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的高度,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行動指南,轉化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具體實踐,真正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作為自己人,做到在認識上同樣重視、政策上同等對待、工作上同步推進,堅定不移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讓湖北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沃土。
2、推出支持民營經濟27條政策
記者在問到湖北采取了哪些精準有效的措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時,蔣超良說,近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意見》等一些政策措施。最近,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出臺了《關于大力支持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在財稅、金融、社保、交通、土地等方面,推出了27條政策舉措,含金又含情。
3、杜絕“一刀切”“一關了之”
全力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解決好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切實增強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的獲得感。堅持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執行同樣標準去產能、去杠桿,絕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對民營企業斷貸抽貸,安監、環保等領域執法和執行政策過程中避免簡單化,杜絕“一刀切”“一關了之”“一律不批”。
4、投資300億馳援民營企業
全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優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的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采取股債并舉、成立救助基金等辦法,設立100億元縣域發展引導基金、100億元上市公司紓困基金、100億元擔保再擔保資金等,以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式馳援民營企業。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找準源頭著力解決“三角債”問題。
5、幫助企業每年降稅減負800到1000億元
對中央明確的減稅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企業,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免除。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費率政策。進一步清理、精簡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明顯降低用地和物流成本,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我們初步算了一下,在過去一年降500億元的降稅減負基礎上,今年和以后每年要降大概800到1000億元左右。”
6、省紀監委“12條”舉措護航民營
打破“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軍民融合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環境。省紀委監委出臺了服務保障企業發展的“12條”,督促職能部門做好涉企服務,規范審慎查辦涉企案件,把服務和保障企業發展貫穿紀檢監察工作和執紀執法的全過程、各方面。
7、把企業家當成自家人
對于黨政干部而言,要把企業家當成自家人,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家事,及時回應民營企業家的正當要求,以“店小二”的姿態和作風積極作為、靠前服務,花更多時間和精力關心民營企業發展,做到有工作交往但沒有利益交結,有正常交流但沒有權錢交易。
我們還應當看到,企業家是社會財富的重要創造者,是湖北最稀缺的資源。我們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家,講正氣、走正道,做依法、合規、穩健經營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