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張社教赴麻城調研礦山生態修復與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
張社教赴麻城調研礦山生態修復與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
石材網獲悉, 8月25日,黃岡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張社教赴麻城,就礦山生態修復立法工作及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開展專題調研。麻城市委書記汪國兵,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馮向陪同調研。
張社教一行先后深入木子店鎮李峰山村東沖鐵礦、龜山鎮柳林河與花橋河建筑用石材礦區,實地察看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進展,詳細了解治理成效,并與相關負責人深入交流,聽取意見建議。
調研中,張社教強調,扎實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實踐。他指出,要創新思路、善用市場機制,深入挖掘廢棄礦山的潛在價值。通過科學規劃與合理改造,將修復后的礦山與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開發等政策有機結合,推動礦坑變“金坑”,實現從生態負債到綠色資產的華麗轉身。
針對部分探礦權人修復意愿不強的問題,張社教強調,必須強化法治保障。要通過完善地方性法規,明確修復責任主體、標準和時限,加大執法監督力度,以剛性約束倒逼責任落實,確保“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落到實處。
隨后,張社教來到黃岡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麻城市人民法院,調研基層立法參與工作。他要求,要進一步健全聯系點的組織機制和運行模式,充分發揮基層法院在司法實踐中積累的專業優勢和一線經驗,廣泛凝聚人大代表、法律工作者和群眾智慧,為地方立法提供更接地氣、更具操作性的意見建議。
張社教強調,要強化法治宣傳實效,善于用“身邊案”釋法說理,讓群眾在具體司法實踐中感受法治力量。要系統梳理黃岡市已出臺的13部地方性法規,精選具有代表性的適用案例,形成可推廣、可借鑒的司法指引,切實提升法規實施效果,推動良法善治在基層落地生根。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