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加工天然花崗巖的技術日益精湛。在城市建設中,天然石材制成的擋車柱、擋車石鼓、擋車圓球等被廣泛應用,它們通常出現在停車場、公園、廣場及景觀道路上,作為防止車輛駛入禁行區的路障,既保護了行人的安全,也規范了道路交通秩序。這些擋車設施不僅具有實用性,還兼具裝飾功能,形態各異,十分美觀。
01 擋車圓球:多功能的石材路障
擋車圓球,即用于阻擋車輛通行的石材圓球,因其廣泛的適用性而被用于各種需要限制車輛進入的路口。擋車石球主要由大理石和花崗巖制成,盡管有時統稱為“大理石擋車石球”,但實際上多為花崗巖材質。
早期的擋車石球設計多為純球體形式,但這種樣式如今已較少見。現代擋車石球更多采用帶有底座的設計,便于安裝和調整位置,只需使用叉車放置并調整間距即可。這類帶底座的擋車石球更加靈活,深受用戶喜愛。常見的尺寸包括直徑30厘米、40厘米、50厘米及60厘米等規格。
02 擋車柱:從古羅馬到現代城市的演變
擋車柱又稱車止石,其歷史可追溯至古羅馬時期。當時,龐培城內的街道上人車混行,導致交通混亂和事故頻發。為此,人們將人行道抬高,并在接近馬路口處設置凸出地面的石頭——跳石,供行人穿越馬路時踩踏使用。這一創新有效地解決了交通問題,并逐漸演變為今天的擋車柱。
如今,擋車柱有著多種別稱,如車擋石、車前石、車撞石、擋車石、擋車柱等,且
石材材料多樣,包括花崗巖、砂巖、大理石等。為了適應不同環境的需求,擋車柱的設計風格也變得多樣化,可以是圓形、半圓形、方形、多邊形、立面、錐形或菱形等多種形狀,以匹配周圍環境的特點。
擋車柱廣泛應用于地鐵站、機場、廣場、人行道、公園及停車場等地,表面處理方式有光面、火燒面、亞光面、荔枝面等多種選擇。無論是公共區域還是居民小區,擋車柱都集觀賞性、實用性和性價比于一身,成為提升城市美感與功能的重要元素。通過精心設計和合理布局,擋車石球與擋車柱不僅保障了交通安全,也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視覺魅力。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