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寧夏2025年首批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通過入庫審查,投資約7.08億元!
寧夏2025年首批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通過入庫審查,投資約7.08億元!
石材網獲悉, 近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組織開展了2025年度第一批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庫的入庫審查工作。此次評審共確認了
21個項目符合入庫條件,這些項目的概算總投資約為7.08億元人民幣。這標志著寧夏在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特別是在資金預算安排的科學性、規范性和精準度上有了大幅提升。
寧夏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庫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和生態修復規劃建立,遵循“修復方式科學合理、目標成效明確可達、組織實施基礎較好、后期管護有效落實”的原則,旨在選擇那些能夠有效解決區域突出生態問題或明顯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的優質項目。項目類型包括申請中央和自治區財政資金支持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土地整治以及國土綜合整治等生態保護修復類項目。所有申報項目均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嚴格把控項目質量,并排除任何違背自然機理、超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或地方財力水平的項目入庫。
此次審查采用了實地踏勘指導與業內專家論證相結合的方法。在實地踏勘階段,寧夏自然資源廳指導各地市、縣(區)根據國家宏觀政策導向,重點圍繞“一河三山”生態保護修復關鍵區域,精確確定項目的方向和實施內容。而在專家論證階段,則邀請了來自不同部門和領域的專家共同參與,對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學性進行評估,確保項目能有效應對特定區域內的突出生態問題。
石材網了解到,寧夏還充分利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平臺的作用,推動區域協同治理理念的發展,促進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的融合及市場化運作。通過重大生態修復項目的謀劃和實施,助力鄉村“生態+”產業的繁榮發展。
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規定,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入庫項目的有效期原則上為三年,在此期間內均可申請中央和自治區的財政資金支持。未通過審查的項目需根據專家意見和負面清單審查結論進行修改完善后,可參與下一批次的入庫審查。未來,寧夏自然資源廳將進一步指導各項目實施單位深化和完善項目實施方案,做好競爭性評審準備,并持續策劃更多重要的生態修復項目,為爭取國家資金支持奠定堅實的基礎。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