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的林墩工業區,曾是全國最大的G654芝麻花崗巖石生產基地,石業輝煌令人艷羨!緊鄰林墩工業區的吳田山礦區也因盛產芝麻黑而長期遭到粗放式開采,致使不到30年的時間,其礦山山峰高度竟下降了10多米,礦區生態環境嚴重受損,不堪入目。
中國石材網了解到,為了讓石材加工企業不觸碰生態紅線,又不踩法律底線,長泰區人民法院專門在林墩工業區設立服務民營企業法官工作室,緊扣區政府“拆干凈—整環境—引項目”的“三步走”計劃,選派資深法官多次深入石企進行宣傳,旨在普及生態司法理念,助力淘汰污染企業。
僅3個月時間,長泰法院就助力全區1342家石材企業實現了全面關停,沒有一家因拆遷而引發訴訟。同時 ,法官工作室參與石材企業的綜合治理,對項目合作協議等事宜給出專業意見,切實助力企業解決困難與問題。
近年來,長泰法院將生態司法與服務重點項目相結合,著力以司法之力為吳田山廢棄礦山綜合治理工程護航,形成了“生態修復+廢棄資源利用+產業融合”的礦山生態修復新模式,實現生態環境與營商環境的雙提升。
長泰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表示,法院常態化開展生態環保調研,及時梳理分析廢棄礦山治理中發現的法律問題,主動為政府土地確權、國有資產處置等重大決策建言獻策,對協議條款、證據保全等內容提出優化建議,均得到區政府采納。針對礦山存量資源權屬爭議等重點問題,長泰法院牽頭開展多部門聯合會商,形成《關于吳田山礦區關閉后尾礦處置若干問題的法律分析》報告,為妥善解決礦山剩余荒料問題提供法院方案。
為了答好綠色石材等產業的“轉型題”,長泰法院自主研發建成了“法智助企”可視化平臺,為企業給出專業意見,助力引進環保型企業,讓生態要素向優質企業流轉。
據悉,近期,某建材環保企業的主營業務是將廢棄石灰粉加工成建筑建材,但因簽訂的協議有瑕疵,工業用地審批受阻,預付土地款無法退回,遲遲無法進駐。對此,長泰法院通過“涉企糾紛一體化解”機制,幫企業拿回了土地預付款,并協調聯動政府相關部門,推動該企業重新申請辦理了企業工業用地,順利取得3.8萬平方米項目工業用地使用權。
中國石材網了解到,目前,林墩工業區內的新型工廠基本達到“零污染”生產。長泰法院為該區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與法治保障,切實為石材產業健康發展護航。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