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黔西南州安龍縣石材產業園內,貴州玉林石材各條生產線十分繁忙,正搶抓生產,要將加工好的石材發往廣東、福建等地。
中國石材網獲悉,貴州安龍號稱是“中國木紋石之鄉”,為推動工產業發展,當地著力培育勞務品牌石材工匠,為石材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據玉林石材總經理陳愛玉介紹,廠里每天有60多名“產業工人”在生產線工作,去年公司實現產值5290萬元,銷售收入4455萬元,創稅860萬元。今年第一季度產能約10萬平方米,產值突破了1200萬元,發展形勢大好。
針對目前的工作,家住安龍縣五福街道的羅明金深感喜悅地表示,經過培訓后,我和丈夫成了石材工匠,兩人都在廠里上班。每月收入加起來超過一萬呢,同時廠里還不時組織培訓,他們也在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知識,也為成為一名石材工匠而感到自豪。
企業與區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助力。縱觀當下,由安龍石材協會打造的省級勞務品牌——安龍縣石材工匠,已成為企業、區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推動力量。
為著力做好“富礦精開”這篇大文章,把安龍石材打造為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石材品牌,推動貴州石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早在2013 年 5 月,安龍石材協會成立之初,就著力打造 支技藝精湛的石材工匠隊伍,來推動安龍石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發展至今,該協會已有開采礦山會員18 家,石材加工廠會員14 家,年加工能力達千萬平方米。
據了解,近年來,安龍石材協會加大對勞務品牌——安龍石材工匠的建設,通過“產訓融合”的培訓模式,邀請了采礦工程碩士等專家進行面對面授課, 加強石材產業專業技術型人才素質,不斷提升石材行業從業人員對于現代石材礦山開采技術工藝應用,推動產業升級 ,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及石材產品附加值。
參加培訓的貴州玉林石材廠繩鋸工周游表示,石材工匠要做到精益求精,還需要不斷加強學習,才能讓每一道工序都做到精準和極致,從而打造高質量的石材作品。
目前,該協會制定了石材工匠品牌發展戰略規劃,致力于打造安龍縣石材工匠行業品牌標桿。其長期戰略規劃為以安龍縣石材工匠為主體的多元化品牌戰略,短期戰略為延伸產業鏈,利用自身石材生產中產生的泥漿、廢渣及鋰電池生產中的廢匣缽等廢物材料,提取鈣、鎂系列。
如今,該協會每年都會制定年度品牌工作計劃,確定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分解至各部門,并與各部門負責人簽訂目標管理經營責任書等。這兩年來,協會已帶動就業2萬多人次,去年年實現產值23500萬元。
中國石材網了解到,安龍石材工匠勞務品牌的建設和打造,已逐步成為當地石材產業發展一大重要戰略,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安龍石材產業發展已實現了“由散亂小向高端化轉變、由粗放型向綠色化轉變、由無序化向集約化轉變”的可喜轉變,未來更可期!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