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材網獲悉,5月17日,第二屆湖湘工匠芷江椽兮工作室藝術總監胡楊正在工作室組織團隊編纂證史,希望對沅州石雕進行文化托舉。
記者走訪工作室,只見栩栩如生的沅洲石雕作品千姿百態,既有明代、清代時期的古意式沅洲石硯作品,也有現代流派寫意式山水花鳥作品,不禁看得入迷。
胡楊向記者介紹,沅州石雕取材于芷江的明山石,其色彩豐富,石質細膩,溫潤如玉,紋理清晰,有“侗家美玉”之稱。石雕分為描繪、雕刻、打磨等幾個步驟,過程快則幾天,慢則半年。
這二十多年來,胡楊潛心沅州石雕,堅持手工制作,熟練掌握了沅州石雕線刻、浮雕,立體圓雕、鏤空雕刻等多種技法,尤擅長俏色巧雕技藝、宮作硯雕技藝(宮廷制硯技藝)和海派硯雕手法。
胡楊告訴記者,他與石雕的故事要追溯到他小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路上,看到本地人做石雕,加上自己對美術繪畫感興趣,于是在18歲就拜師學藝了。因為美術與雕刻間的天然關系,在接觸石雕后更是深感其魅力無法自拔。
中國石材網了解到,這些年,胡楊在鉆研沅州石雕技藝的同時,致力于推動沅州石雕的發展與傳承,他通過帶徒傳藝,培養出了全國技術能手1名、省工藝美術大師1名等,以及市、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多名,教授學員100多人,成為沅州石雕非遺保護與傳承事業的領頭羊。
此外,他還與愛人張小花在芷江十萬坪侗寨創立了沅州石雕傳習基地,如今已成為當地當地文旅融合發展的標桿。在這個基地,除了石雕日常傳承教學和對外展示,胡楊還帶領當地村民改善人居環境,以石雕技藝打造侗寨特色,幫助村民銷售農副產品,帶動百余人就業,讓更多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近兩年,為更好開展沅州石雕的證史、正史、補史工作,胡楊輾轉多地收集沅州石雕有關的文獻資料和歷史遺存實物,研究有關文獻,組織團隊撰寫論文和書籍,構建了“產、學、研”一條線,填補了沅州石雕學術理論專著的空白。
深耕石雕多年,胡楊獲得多個獎項,但在創新提升的路上,一直未曾止步,敢于攀高峰,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向世界展示沅州石雕之美。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