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石材網獲悉 ,去年,遼寧省以“綠滿遼寧”工程為引領,聚焦遼河流域(渾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修復、綠色礦山建設、歷史遺留礦山治理、遼西北防風治沙固土等六大類項目,共投資47.07億元,累計完成修復治理面積達3199.45平方公里。
其中,遼河流域(渾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累計修復生態面積8.2萬公頃。莊河和凌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修復海岸帶2030公頃、海岸線10.2公里;阜新百里礦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完成治理面積1006公頃;新建綠色礦山107個,全省綠色礦山總量達308個;廢棄礦山復綠新突破行動,完成治理面積9867公頃。
與此同時,全省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不斷提高。一方面,遼寧深入推進“兩塊地”消化處置,批而未供土地消化7212公頃,下降30.05%;閑置土地處置2777公頃,下降37.96%。另一方面,推進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提高了土地供應效率,激發了市場活力。再者,推進海域水面、水體、海床和底土多層空間進行立體化開發利用,提升了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價值。為此,沈陽市大東區、大連市金州區等四個縣(區)被認定為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
據了解,在2024年,遼寧將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通過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完成遼河流域(渾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阜新百里礦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并啟動營口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
在此保護與修復的基礎上,遼寧省還將制定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政策,完善生態修復多元化投入機制;開展鹽沼、海草床等藍碳生態系統碳儲量調查評估和碳匯監測,摸清全省藍碳儲量,識別生態系統增匯適宜區;加大海岸線整治修復力度,將符合條件、按程序認定為生態恢復的岸線,納入嚴格管控岸線管理;啟動實施自然生態資源監測評價預警工程,加強礦山生態修復監督檢查,完成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實施成效年度評估。
總而言之,今年遼寧省將在用地、用礦、用海上綜合發力、系統推進,推動節約集約水平再上新臺階。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