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網獲悉,2024年12月16—18日,“第九屆中國國際砂石骨料大會”“第七屆中國國際建筑固廢、尾礦廢石資源化綜合利用大會”將在中國重慶召開,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將在大會首日作以《物盡其用 永續發展——國內外固廢綜合利用和生態環境修復》為題的主旨報告!
報告指出,當前,國際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各國都在轉變發展方式,將對砂石及裝備產業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堅持資源循環利用,打造多層次、立體化、高效率的資源利用體系是砂石及裝備產業培育可持續競爭力,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該報告從近代的環境污染、國內固廢綜合利用的主要文件、廢利用和礦山生態修復模式等方面,對砂石行業在固廢資源化利用和生態環境修復領域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挑戰汲應對的策略進行了分析與闡述。
其中,報告重點介紹了建筑固廢、礦業固廢、道路施工洞渣等的綜合利用模式,建筑固廢資源化及應用產業鏈、建筑固廢處置利用中的突出問題,機制砂石副產物的綜合利用及其應注意事項和產品應用領域,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模式。
報告指出,中國建筑固廢、尾礦、廢石存量較大,建筑固廢存量200多億噸,尾礦和廢石等固廢累積存量600多億噸。對此,我國近年來發布了多份有關文件,致力于加快建設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的建設。但固廢再生利用標準規范尚不健全,應用領域有待明確。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建筑和礦業固廢處理后的再生材料可廣泛應用于工程回填、公路建設、道路及鐵軌的墊層等,同時國外大量試驗研究表明了,在一定條件下再生材料也可用于結構中。
報告指出,礦業要深度挖掘廢棄礦山的有用資源,做到物盡其用。來的固廢綜合利用和生態環境修復,應以礦山的“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要素為主題,進行科學合理的開采、加工,與環保、綠化和生態修復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并將文化因素融入到整個礦區。簡單來說,就是要根據廢棄礦山的實際情況,能做什么“+”什么,適宜什么“+”什么!
同時,報告著重指出,經驗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搬,固廢綜合利用和生態環境修復應把握好理念主導、政策推動、技術實施、法律規范、實際應用五個層面的內容,尤其是要把握好“入口”“出口”“經營許可”“產業鏈協同”“基礎研究”等關鍵要素。
總的來說,固廢企業要進一步超越原有固廢利用的模式,走跨界創新融合之路,融合再生產品制造、環境修復、城市發展、公共事業等行業,著力推動固廢資源化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造福人類,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