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山高而小曰岑,水注于川曰溪”。這個有山有水的秀美之地就是廣西的岑溪,岑溪素有“中國長壽之鄉”的美譽,同時因花崗巖資源豐富,也是“中國花崗石之都”“全國花崗巖
石材生產基地”。
發展至今,岑溪市已擁有132家規模較大的石材產業企業。就在去年,這些企業累計創造年產值達104.1億元,石材產業名副其實成為了岑溪市打造強市富民的重要支柱。
縱觀當下,全球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各行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那么
針對資源型地區石材產業集群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主要有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三個方針。
明確三項方針
一直以來,對于石材資源的開發,從過去到現在都有一定爭論,中國石材協會秘書長認為,應當遵循三個原則;一是一切自然資源都是為人服務的,這是針對要不要發展的問題;二是科學把握礦產資源不可再生的自然規律,這是要求石材行業秉承可持續發展的方針;三是人與資源要和諧共生,這是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標。
事實上,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石材產業實屬自然的饋贈,也是不少資源型地區的支柱產業和富民之路,立足石材資源,發展地域經濟是符合可觀規律的,無可厚非。
在2021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推進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著力引導創新發展、促進協調發展、推動綠色發展、加快開放發展、支持共享發展。要求必須貫徹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進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就是石材資源型產業集群的發展總方針。
生態優先辯證說明了生態與發展的關系,由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由“增長優先”轉向“生態優先”,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指導礦山要邊開發邊治理,扎實推進礦山生態修復。
節約集約,是充分利用各項資源與人力等要素,加強其集結、協調和優化,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實現“內涵增長”。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全面加強資源節約工作的意見》中,明確“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要求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把節約資源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這對資源型地區石材產業集群的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綠色低碳是指生活、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能量要盡可能少,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緩溫室效應。綠色建材則指
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物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而隨著加工技術提升,石材原料消耗逐步降低,利用率山上,加之加上石材產品本身就是由冷加工完成,石材也成了所有建材中能耗最低、最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環保政策的綠色建材產品之一。
做好規范引領 ,主體共同發力
在確定發展方針后,宜業尚品是實現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石材行業基本可分為礦山開采、生產加工和設計應用三個環節,系統性考慮下,做出石材工程系統解決方案,降各個環節相互融合,才能體現出石材的“尚品”特性。在“雙碳”背景下,石材產品能夠通過綠色建材認證,是實現“尚品”的最直觀體現。
此外,發揮規劃引領作用,通過樹立標桿、創建示范,對于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石材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中,給出了7個主要任務和8項重點工程。8項重點工程指的是綠色礦山樣板工程、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示范工程、行業創新平臺創建工程、智能化工廠示范工程、低碳園區/低碳工廠/“六零”工廠示范工程、產業鏈供應鏈一體化示范平臺、國際石材開發聯盟創建工程、石材職業技能培訓工程。明確了重點工程的目標、重點內容和實施路徑,具有較高科學性和較強實操性。
與此同時,建議
石材資源型地區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發展好產業,通過綠色礦山、園區、工廠,補鏈延鏈強鏈,做好生態修復;二是講好故事,加強推廣應用,提升價值;三是做好服務,創建石材品牌,提高競爭力。
要推動岑溪石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就要發揮“政府+行業+企業”三者主體責任作用,將岑溪的“旅游+茶文化+石文化+食文化”統籌考慮,融合發展,讓岑溪石材與岑溪城市相互成就。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