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的南大門,廣東省以它繁華的珠三角經濟帶蜚聲海外。而在遠離繁華,地處廣東中西部的云浮市,卻以其特色石材產業為人們所熟知,被譽為“石都”。這片富饒的土地,造就了不少石業耕耘的傳奇佳話,也為當地帶來了財富和發展……
但這光鮮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和挑戰呢?
世界石材網為您訴說一番。
石材產業起源于發展
云浮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是其硫鐵礦和花崗巖。因硫鐵礦被譽為“硫都”,因為這里是世界上硫鐵礦儲量和品位最高的地方。而花崗巖石材更是云浮市的優勢資源,儲量位列中國之最。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隨著國內外對花崗巖需求的逐漸增長,云浮市開始大規模地開采和加工花崗巖。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云浮市已形成了以荒料、板材、大板、異型石等為主要產品的石材產業鏈。
目前,云浮市擁有石材企業近千家,從業人員近十萬人,每年生產各類花崗巖荒料達到1000萬立方米以上,板材1.5億平方米以上,而石材出口占全國總量的40%以上。同時,云浮還建立了三大交易市場:中國花崗巖交易中心、板材交易市場和大板交易市場,全面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的石業發展格局。
石材產業的困境和挑戰
云浮石材產業的成功背后,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長期過度開采和低效利用,云浮市的石材資源已經出現了不可逆轉的損耗,預計在十年內將面臨枯竭。
同時,由于缺乏科學規劃和有效監管,開采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尾礦、鋸泥、廢水等污染物,已經對土地、水源和生態都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此外,云浮市的石材企業多數規模較小,技術水平不高,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進而導致了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市場競爭力下降。
外加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減少和新興產區的崛起,云浮市的石材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石材產業轉型升級
面對這一系列挑戰問題,云浮市并未就此停滯不前,而是積極探索綠色、高質量的發展之路。
按照《云浮市石材產業轉型升級規劃(2018-2025年)》,云浮市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和保障舉措。加強對石材企業的安全監管和環保執法,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以及引導企業利用廢棄物生產新型建材,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如今 ,云浮在石材產業園區的建設和改造上取得了顯著成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外,云浮市加強了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引進了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石材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作為廣東省的五線城市,云浮通過其獨特的石材產業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建筑美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其實,云浮背后的困境與挑戰也值得石材人深思,如何實現石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云浮市,乃至整個石材產業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