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浙江桐廬的鐘山鄉是“浙江石材之鄉”,當地石材資源儲量豐富、質地優良,已探明總儲量10億立方米。石材業鼎盛時期,鐘山鄉先后設立了4個礦山,石材企業達143家,伴隨石業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一系列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及生態破壞等問題。近年來,鐘山鄉以水環境治理為突破口,以迎亞運環境大整治大提升為契機,全力推進石材行業整治,共計完成了107家石材企業的騰退整轉,生態環境顯著提升,先后被評為治水美鎮”浙江樣本、浙江省特色農業強鎮、浙江省生態鄉鎮,實現了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
鐘山鄉大力實施礦山環境治理,堅持“到期一家、關停一家”,目前,4個礦山已全部關停。同時,展開裸露山體生態修復,先后完成中一村馬塘廢棄礦山綜合治理項目、鐘山村楊家山礦山復墾項目和隴西村破塘灣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通過礦山治理,全鄉新增復綠面積達39.96萬平方米,曾經的廢棄礦山綠意滿滿。
鐘山鄉通過打好拆、整、建系列組合拳,大力推進石材行業整治。拆除“低小散亂”石材企業53家,保留提升企業6家,實施復墾新增耕地176畝,規劃安排農民建房20畝,村級道路、公園、停車場等公共配套用地24畝。此外,投入1000多萬,完成中一村、鐘山村等5個石材加工石粉歷史堆場環境綜合整治,復耕土地71畝,實現“散亂污”向美麗田園的轉變。安排40畝工業用地,建設石材石雕小微園,鼓勵石材石雕等企業兼并重組,抱團發展、加速轉型,目前已有20家企業入園。
一直以來 ,“鐘山石雕”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保護和傳承石雕技藝,鐘山鄉從過去以承接市政工程為主轉變為生產石雕工藝品為主,著力提升石材產品附加值。同時,每年舉辦“省級非遺項目石雕培訓班”,組織石雕藝人赴福建惠安崇武等地考察,學習先進雕刻理念,提升石雕藝人雕刻技能,傳承鐘山石雕技藝,讓石雕切實成為鐘山的“金名片”,打造省石雕非遺主題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