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刻踐行“宜業尚品、造福人類”建材行業發展新目標,引導石材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日前,《石材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中國石材協會秘書長孫衛星在接受中國建材報記者專訪時,解讀了該綱要的理念內涵,并在此基礎上,立足石材全產業鏈分析了“宜業尚品”在石材行業的具體體現,針對綱要提出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等方面,提出要通過政策引導、標準規范及行業自律,逐步踐行“宜業尚品”理念,進而推動石材行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
我們一起走進專訪,了解更多內容。
記者:石材行業的“十四五”規劃方案如何體現建材行業“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發展目標?“十四五”期間,行業主要遵循哪些政策指引?
孫衛星:“宜業”是指產業要成為環境友好、員工滿意、社會信賴、國家需要、與時俱進的行業;“尚品”是指產品要與技術迭代同步,與標準提升吻合,與生態環境相容,與市場需求相匹配,與文明發展相伴?!耙藰I尚品”的理念延伸到石材行業中,體現在礦山開采、生產加工、設計應用三個環節中。如礦山開采是否規范安全?石材生產加工中清潔生產水平如何?石材產品質量及應用效果怎樣?對石材業,從選材到加工制造,再到設計安裝、應用護理,整個流程都要給予密切的關注,做好“宜業尚品”的把控。
同時,
“宜業尚品”理念也可從“綠色、低碳、安全”三個關鍵詞來理解。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就向全行業發出了“聚焦‘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目標,譜寫建材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號召,也是石材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立足石材本身,就有綠色、低碳的屬性,石材行業要做的就是讓行業更綠色、更低碳,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主動融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中,通過建設低碳、零碳,甚至負碳工廠和礦山,將石材產業發展為“負碳”產業,為“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行業的力量。
安全,傳統意義上講,就是指生產安全。在如今百年變局與全球疫情交織的背景下,安全一詞有了新的更深刻的內涵,即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正確理解石材行業的“綠色、低碳、安全”的含義,對于統一石材行業思想,踐行“宜業尚品、造福人類”建材行業發展新目標,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記者:為了讓石材行業更有針對性地實現“十四五”目標,《綱要》提出了哪些具體的指導內容?
孫衛星:
該綱要向石材從業者提出了七大任務,八大工程。七大任務具體如下: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加快集約化進程;深化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高端化轉型;加強創新驅動能力,推進智能化制造;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提升環?;?;深化國際合作交流,構建雙循環格局;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保障高質量發展;提升人造石材產業,加強上下游合作。
對應的,有八大工程承接這些任務的落地,包括:綠色礦山樣板工程;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示范工程;行業創新平臺創建工程;智能化工廠示范工程;低碳園區、低碳工廠示范工程;產業鏈供應鏈一體化示范平臺;國際石材開發聯盟創建工程;石材職業技能培訓工程。以上七大任務和八大工程,精準細化了石材行業的工作目標,使得石材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目標有了明確的內涵。
記者:圍繞《綱要》協會將從哪些方面開展相關工作,確保這些內容深入落實?
孫衛星:未來,協會將會從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保障石材資源的安全,為此協會樹立的四大目標:建立較為完善的資源開發與保障體系;各主要石材資源地,完成石材礦產資源勘查備案;把石材礦山生態修復,作為石材資源來源的重要補充;促使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日益完善。與此同時,明確兩個主要任務:一是引導地方政府做好石材資源開發利用總規劃,控制總量,有序開發,制定合理石材資源保障機制;二是強化國際合作,建設國際化的石材產業集群(基地),引進外部優質石材資源,切實提高資源保障力度。例如,今年4月份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其中一大亮點就是打造統一的要素與資源市場。協會倡導運用全國統一大市場理念,對石材資源開采規劃進行合理的協調,通過協助地方政府進行資源整合、產業規劃的路徑來實施。
二是系統性推進行業的科技創新工作。開展創新平臺創建、科技成果鑒定、設立科學技術獎,大力引導并鼓勵行業的創新驅動。
三是樹立行業標桿,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創建綠色礦山、綠色園區、綠色工廠、智能工廠、產業鏈供應鏈一體化示范平臺、低碳園區、低碳工廠、“六零”工廠,發展綠色建材產品。其中,“六零”示范工廠立足“雙碳”戰略,覆蓋綠色節能、能源安全、資源綜合利用、低碳、清潔、智能六個維度,以行業轉型升級、長遠發展為導向。
四是強化組織協調。國家石材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提供技術支持,石材行業專家提供知識經驗,開展石材質量應用評價工作。從“點”的維度評估石材工程、解決糾紛;從“線”的維度評估該工程用石材鏈各環節;從“面”的維度對各工程用石材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形成行業大數據。最終達成石材行業終極目標,提升石材應用水平,推廣應用領域。
五是針對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生的新變化,建議:一方面從資源端,也就是供給側端,
加強資源整合,增強資源為王意識,延長產業鏈。推動傳統石材企業盡快轉變生產方式、產業模式,在對石材礦山礦權的價值評估時,要系統性、全產業鏈模式去評判,跳出石材行業看石材發展。另一方面,
從需求端,密切關注家裝工裝關系。目前,工裝進入平臺期,石材行業要生存發展就要挖掘市場戶需求、做好客戶服務。工裝家裝的主輔關系正悄然變化,所以傳統的石材加工、工程安裝等大型企業,當認真思考如何在管理方式、服務模式上適應家裝的需求,這是石材行業面臨的新課題。
來源《中國建材報》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