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山西渾源縣礦山修復成果凸顯,實現生態效益與文旅經濟效益雙提升
山西渾源縣礦山修復成果凸顯,實現生態效益與文旅經濟效益雙提升
據悉,在8月21日,山西渾源縣礦山生態園內舉行了文化旅游月活動,來自大同市的演藝人員、書畫攝影名家及部分游客約300多人參加,該生態園的開放標志著渾源縣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圓滿完成了年度既定目標,取得了階段性、決定性的修復成果。
曾經這里,因為大量的煤礦開采,造成了渾源縣將近7.5萬畝的生態破壞區域,環境堪憂。自2018年以來,渾源縣委縣政府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大同市委市政府“一年覆綠、兩年見樹、三年見景”的要求,嚴格對煤礦開采造成的破壞區域展開治理。
該治理工程共分為陽光、百川一礦、百川二礦、東邦、金岷瑞風五大片區。通過一系列舉措的實施,到去年年底,累計完成山體整形治理面積5.39萬余畝,其中種草面積4.38萬畝,栽種各類樹木380余萬株(叢),造地2180畝,鋪設灌溉管網15.2萬余米,建成排水工程24萬余米,建設公路89.8公里。伴隨著礦山生態的修復,曾經滿目瘡痍的山體逐步被郁郁蔥蔥的林木所覆蓋,呈現出一派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的景象,
礦山生態實現了由黑向綠的蝶變。
渾源縣在著力修復礦山生態的同時,還依托恒山景區打造生態觀光產業,利用礦山生態園構建賞、游、玩一體化發展格局,走上了從生態修復向生態造福的發展之路,一批批內涵豐富的場館陸續與公眾見面,房車營地、旱溪、深坑湖、木屋、水景、廣場、步道、園林小品、音樂燈光等多元化的休閑觀光以及生態景觀工程陸續建成。如今,這個礦山生態園早已成為渾源縣一處熱門的旅游打卡地,深受大眾歡迎,其生態效益與文旅經濟效益都在逐步顯現和提升。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
關注世界石材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