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自然資源局發布公告,通過拍賣出讓南安市石井鎮小光山礦區北東礦段普通建筑用石料采礦權。
該礦權基本情況: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鎮院前村小光山,面積0.8955平方千米,開采標高186米至45米;礦區范圍內建筑用石料開采儲量4442.51萬m3,設計生產規模500萬m3/年;出讓年限為9年;起始價4.14億元。
申請報名的起止時間為2022年02月23日—2022年03月22日,拍賣時間為2022年03月23日。
十年前,一紙封礦令讓石井636“溪東紅”這個品種淡出石業江湖,而如今該礦權的釋放,也象征著曾今王者的歸來,在業內激起千層浪花,也將開啟一段新輝煌!
據了解,小光山礦區資源總儲量為6039.30萬立方米,項目建設內容包括礦山基礎設施建設、礦山開采、綜合利用等。該項目由福建育華和中國二冶組成的聯合體于2019年4月中標,投資3億元,預計年產碎石、機制砂約2000萬噸。同時,該項目列入了福建省機制砂配套礦山項目,致力于打造為全省最大的機制砂生產基地。
地處石井鎮西部的小光山,地理結構特殊,花崗巖石材儲量極為豐富。當地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極大推動石井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因利益驅使,一些企業野蠻非法開采,小光山遭受嚴重破壞,植被消失,山體裸露,污水橫流,不堪入目。
同時,因山體風化砂較多,大量山體砂石隨雨水沖進附近的后井水庫。一是導致庫區淤積嚴重,水庫庫容減小,水庫防洪、灌溉功能大為降低,嚴重威脅水庫的安全運行;二是開采造成的粉塵流入水庫,嚴重破壞了周圍生態鏈,為周邊群眾生產生活產生極大影響,可謂是苦不堪言。
鑒于此,整治勢在必行。于是,當地政府重拳出擊,自2017年開始逐步對小光山附近礦區展開整治。尤其是小光山項目的順利實施,嚴格對標對表,有力推動礦山科學有序開采與綜合治理,促進礦山與周邊生態得以明顯改善。
如今,在礦山生態持續好轉與礦業堅持綠色發展的基礎上,小光山礦區的強勢回歸,必能大顯身手平,譜寫石井鎮石材礦業發展的新篇!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