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八大奇跡”之一的曾侯乙青銅編鐘出土之地,湖北隨縣因此名揚天下。與此同時,坐落于隨縣西邊邊陲的吳山古鎮,因蘊藏著海量般的花崗巖資源,占據了中國石材之鄉”的寶座,于是,商機敏銳的福建與與聰慧的吳山人一起攜手,又將“點石成金”的傳說故事變成了現實,被譽為“中國石材之鄉”、“特色石材小鎮”吳山從此煥發出強勁活力,因大力發展
石材產業譜寫著蛻變和崛起的篇章。
在2009年,閩商福建人帶來一把“金鑰匙”,開啟了花崗巖寶庫的大門,自此優質名貴的黃金麻、白麻成為城鎮建設用料的座上賓,全國各地建材商人紛至沓來,曾經邊遠貧困的吳山古鎮是門前冷落車馬稀,如今因石材的開發是車水馬龍,人流如織。石材產業的興盛,也逐步帶動了當地物流快遞、餐飲食宿、交通運輸、集鎮建設、勞務輸出等等產業的迅猛發展。吳山鎮的發展是一片欣欣向榮!
據統計,吳山鎮在2019年完成了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00萬元,規模工業總產值達7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6億元,招商引資2.5億元,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5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新增限上商貿企業1家,持續雄踞隨縣榜首,產業發展傲視荊楚大地。
根據“打造特色小鎮,建設秀美宜居石鄉”的城鎮發展目標,吳山鎮全面發力:
一方面拉大集鎮框架,建設三條道路,加大石材工業園區的運輸能力,打造吳山鎮區主軸,配套建設農貿市場和鎮中心幼兒園,著力改善集鎮面貌。
另一方面,突出吳山特色,將石材的靈魂、精華和元素,深入融入特色小鎮建設,全面提升集鎮品味。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為藍本,新建多處群眾性游園: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雕塑,展現新時代文明風采;以新中國成立后的優秀黨員、楷模代表的浮雕墻,形成廉政教育基地;以24孝浮雕為主體的孝文化宣傳,繼承優秀文化傳統;以吳山古鎮照壁為主體的歷史廣場,再現隨棗大會戰、吳山保衛站,發揚革命先烈精神,童趣游園、親情游園、企業異性展示區穿插于廣場周圍。
再者,
規范園區建設,推動石材產業綠色健康發展。大力引進廢渣、廢料綜合利用企業,實現“變廢為寶”;改善石材園區環境,全面修補園區道路、荒料運輸通道,完善溝渠;同時細心呵護“復綠”成果,2019年覆土復綠山場面積2500畝。
為了推動石材產業健康發展,吳山鎮積極探索監管長效機制。成立石材產業服務中心,專門開展日常巡查,有效打擊和減少越界開采、未驗收擅自復工、非法侵占林地等違法違規行為,并引導企業自主轉型升級。鐵腕掀起“環保風暴”,按照“減點、控量、提質、規范”的要求,將石材產業的發展統一到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理念上來,統一到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處理上來。實行規范開采,啟動啟用礦區門禁系統和檢查站,實現礦山企業對象全覆蓋、場所無遺漏、問題不反彈。
另外,為了強化輿論監管力度,吳山鎮開通了官方微信公眾號《魅力吳山》,作為對外宣傳窗口,講好吳山故事,喚起吳山鄉愁,傳播正能量,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為此,吳山山將持續不懈努力著!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