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國內疫情“余毒未消”、多地強降雨導致洪水,轉眼中秋國慶雙節將至,卻縫地震來襲。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9月16日,4時33分,四川瀘州市瀘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據地震發生至17日11時,瀘縣地震20個鎮(街道)“120”共接報91人,其中:死亡3人,重傷3人,輕傷85人,緊急轉移73755人,緊急轉移安置3212人,安置點79個,目前因地震收治入院26。
歷經種種,人們不免有了更多的思考與探究。面對此次地震的襲來,有網友提出質疑,四川作為石材礦業大省,此次地震是否與石材礦山開采有關呢?
對此,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解釋,如果震源深度在3-5千米,可能會和礦山等開采有關系。但是瀘縣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為10千米,而長寧地震震源深度高達到16千米,均為構造地震,與礦山開采沒有涉及關系。
而作為石材人,你又是否知曉對于石材外墻可以承受幾級地震嗎?
我們大致比較下采用磚墻作為外圍護結構與用天然石材作為外圍護結構的框架結構建筑物,遭遇地震后的結果。從中可見明顯差距。磚墻外圍護結構的建筑損毀十分嚴重,而天然石材幕墻外圍護結構的建筑幾乎完好無損。原因何在?
后者采用的石材干掛,是當下石材墻面裝飾中一種高檔且廣泛應用的施工工藝,由此而成的飾面,在風力和地震力的作用下允許產生一定量的變位,以吸收部分風力和地震力,而不致出現裂紋和脫落。
其實,也不僅僅在于專業的石材干掛技術,石材本身也具有多重自身優勢,才能讓建筑在地震中屹立不倒,巍峨至今。像國內外許多古建筑都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但依舊能夠保存得相對完整,甚至稍微翻修一下便如同剛竣工的一般,大部分都采用的天然石材作外墻,得益于石材的堅固耐用性。
所以,綜上,石材外墻能夠在地震中相安無事得益于石材堅固耐久、歷久彌新與專業的干掛技術。從5.12汶川大地震中屹立不倒,及1995年日本人阪神大地震、1999年臺灣集集大地震,震中烈度都在11級左右,徹底填充墻和常規玻璃窗大量破壞,而各種天然石材建筑幕墻很少有震害,充分證明了天然石材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