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安全是礦業發展的基礎,為切實抓好礦山安全工作,保障礦山安全生產形勢,四川瀘州市從三個方面為安全“把關”:
一是強化源頭管控,嚴把“準入關”。扎實推進新一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規劃一批大、中型礦產地,著力優化礦產資源的開發布局。嚴格礦山開采準入標準,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對西南油氣田蜀南氣礦廟高寺氣田投入改造資金823萬元,已成功入選全國綠色礦山名錄。
二是加強過程管控,嚴把“監管關”。嚴格按照“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展開煤礦、非煤礦山及“非法小煤窯”的巡查工作,并利用專業機構對礦山開采情況進行實測。據統計,2021年以來,瀘州市總計開展了礦山巡查37次,進行礦山企業抽檢巡查73個/次,實測礦山133個/次。共立案查處礦產案件有15起,對應罰款達36.51萬元。
三是落實風險管控,嚴把“責任關”。瀘州采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領域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實施履職提醒卡制度,推動將安全監管責任做到全面覆蓋。同時,積極組織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暨“資源安全在身邊”“安全生產月”等專題宣傳活動,對外發放宣傳冊,著力提高對公眾資源的安全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