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江蘇宜興市張渚鎮的一處礦山宕口最近成為了網紅打卡地,那里是自然丘陵地貌和礦坑,但由于其積水顏色猶如九寨溝的海子風情,瑰麗毓秀,別有一番意境。
眼下正值數九寒冬,在晴朗十分,不少人前往欣賞,由于該礦坑周圍道路不是很平整,淺灘還有礦物質淤積形成的沼澤,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為此當地有關方面多次到現場維持秩序并提出安全警示。盡管如此,這個礦坑已在網上火了一片,不少網友還給它取別稱為“九寨溝宜興分溝”“納木錯宜興分錯”“張家界宜興分界”“馬爾代夫宜興那個灘”等等,可謂是不可多得的景致。
從多方了解獲悉,這個網紅礦山宕口所在位置叫花茶,當地人稱之為祖山石宕,也有稱之為石灰塘。因其潭水碧藍,自成一道風景。其實只是過去石料礦山開采形成了“生態瘡疤”,有類似情況的礦山還有華東百暢生態園、銅山村、芙蓉村等處。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宜興市張渚鎮是遠近聞名的建材之鄉,當地出產的石灰暢銷各地,也一度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村民的致富。
張渚鎮一名曾經的礦業老板回憶表示,石灰塘的水就是湛藍色的,那時候外地來張渚地區的東龍村、南壩村、國山村、犢山村、茶亭村等地采購石灰的客商非常多,石灰供應緊張時,外地來的采購員還會給供應商送香煙通融關節,以期及時裝貨。
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表示,這其實是當地大理石企業傾倒石材切割后的石漿渣之地,因為因廢漿渣中的部分礦物質能溶解于水中,再經空氣的折射后,使潭水呈現湛藍的效果,貌似四川九寨溝。但此地坑深坡陡,比較危險,為安全考慮,不建議大家前去觀賞。
近年來,伴隨礦山生態修復大計的全國鋪展而來,宜南山區的礦山宕口也逐步得到修復,有的礦坑因地制宜成了旅游景點,而這個張渚鎮的網紅之地祖山石宕能否成為一個旅游景點,目前尚未可知。希望通過修復舉措的實施,能有更多的礦山重現綠水青山,成為一處自然美景或旅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