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歷經風雨的一年,也是辛勤耕耘,大有收貨的一年,不少礦山實現了沙漠到綠洲的蝶變,礦業已然是綠意盎然。據悉,在近期,地處浙江舟山定海區冊子島的浙江交通集團所屬大皇山礦企業,通過了部級審核,成功摘得了國家級綠色礦山“桂冠”。
對于礦業而言,綠色礦山是一個集科技、創新、節能、生態、和諧為一體的綜合性評價體系,國家級綠色礦山是這個體系的最高標準。伴隨此次創建的成功,大皇山礦將引領全省礦業綠色的高質量發展,為舟山市增添一張國家級閃亮名片。
據勘測,大皇山凝灰巖礦資源儲量達1.84億噸。近年來,大皇山礦投入8000余萬元,把“綠色礦山”建設標準
植入礦山生產的每一個細節,在礦區生態環境、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科技創新、企地和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時,投資800余萬元建立智慧礦山管控平臺,對礦山從開采到加工再到砂石出運,實現了礦山過程成本數據統計精準管控。另外,在礦區建設總長達10公里的自動噴淋系統,實現礦區噴淋水量和時間的精確控制,噴淋用水全部來自生產用水循環,做到污水零排放,現如今礦山已基本做到了資源利用率100%。
不僅如此,大皇山礦區還建成全國首家砂石骨料研究院,在浙江省礦業中最先構建起“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
,成功入選全省綠色智能化礦山試點企業,成為全省礦業創新研發基地,也推動著全省礦業的綠色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