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在被大眾喜愛和認可,得到廣泛運用的同時,石材使用與保養中的各種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例如我們會發現,耐磨的石材不光亮,光亮的石材不耐磨。
因此,如何使石材既光亮又耐磨,不僅是石材使用者希望實現的效果,更是石材護理者急需解決的難題。
經驗告訴我們,越是硬的石材,相對要耐磨一些。普遍情況如此,大多數的花崗石比大理石硬,也比大理石耐磨;石英石硬度很高,也相對更耐磨。
這里我們需要了解石材表面處理工藝4個耐磨等級,從弱到強依次為:石材表面打蠟工藝;石材表面結晶工藝;石材自身結構;石材表面封釉工藝。
耐磨度第四:石材表面打蠟工藝
對于石材而言,在同一耐磨級別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但是原理、表面結構、材料相似,耐磨度也相近。而在光澤度相同情況下,不同工藝加工出來的石材表面,耐磨度確是有很大懸殊。
眾所周知,蠟質光亮,視覺效果好,用在石材表面,可大大提高石材表面的光澤度。但它不耐磨,所以光亮但不耐磨,是打蠟工藝的最大特點!
耐磨度第三:石材表面結晶工藝
石材表面結晶工藝是當下最為常用的工藝,光亮度和耐磨度都比打蠟優越。這是利用富含一定酸性的材料,融合樹脂成分,對石材表面進行拋光,通過化學反應腐蝕表面再進行填平優化,形成石材表面光亮通透的效果。
所以,這種結晶工藝即能提高光澤度,又能提高硬度。不過結晶層既沒有石材自身結構硬度高,也沒有石材自身結構耐磨度高!
耐磨度第二:石材自身結構
但是將石材自身結構磨出高光何其艱難,尤其在施工現場,更是難上加難!因此結晶處理硬化工藝也是目前最為盛行的,也更為實用。其不足之處是采用了化學反應、化學材料,對環境、對人、對石材本身肯定是有傷害的,硬化時要注意自我保護、環境保護;遇到各種污染物會腐蝕表面結晶膜,使之逐漸失光。
作為耐磨度第二的石材自身結構,雖耐磨,但缺乏光亮,不在裝飾石材的挑選范圍內。對石材采用純物理拋光的方法,做出的石材高光面,是石材自身礦物結構,優點多多:原生礦物結構致密,可有效阻止污染物侵入;其自身硬度要遠高于打蠟層和結晶層;生礦物的硬度和耐磨度比經過結晶反應的次生礦物高,且原生礦物色澤更為優越。
但是這種物理拋光在石材加工廠可以實現,但對環境要求比較苛刻,如高壓力、大面積、高平整度;但在施工保養現場,用單盤機等小型機器實現物理拋光,真是難上加難。目前剛起步,但它絕對是石材護理人所期待的,必將是石材護理未來發展的方向。
耐磨度第一:石材表面封釉工藝
封釉技術處理的石材表面比石材自身結構還耐磨,或許我們不得其解。其實這與封釉技術所用的材料有關,所謂釉,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即玻璃,雖然原料結構為膏狀,但和普通的膏狀化學結晶材料不同。經測試,封釉層的耐磨度比人造石英石還高,更不要說大理石、花崗石、結晶面及打蠟面了。
而對于石材護理和石材日常清潔保養,對石材表面耐磨度判定,都有重要意義。不同的場所,對耐磨度要求有多高,該用什么工藝,應該進行合理選擇,如此方可解決石材問題,又避免資源浪費,節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