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石材協會發布《一季度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指出當前石材行業的發展現狀:受疫情的沖擊、市場需求較弱、產量大幅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今年石材行業經濟效益大幅下降;隨著4月末疫情的有效防控,石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復工復產率超過90%,產能恢復率達50%。
通過記者調查走訪南安石材產業獲悉,哪怕疫情影響,不少石材企業有沒有阻止企業停下發展的步伐,在積極提升自我,挑戰發展的新策略,開辟新市場。他們一邊轉攻國內市場,一邊發力進行轉型升級,突出重圍。
攻國內市場
在第一季度,不少石材出口企業轉做國內市場訂單,并等待國外石材的復蘇。具體我們看看南安當地一些石材企業的情況。
鵬翔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達欣介紹,現在工人幾乎都已經返崗,全面進入有序生產狀態,但海外疫情的影響讓出口企業備受挑戰,出口訂單一直是下降的,縱觀全球,雖中國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但鵬翔的朱啊喲貿易對象是美國、歐盟和日本等,那邊情況并不樂觀,所以進出口渠道一直不順暢。
溪石集團總經理助理周旺茂表示,公司之前的業務都是一帶一路的,受疫情影響后,他們迅速調整布局,轉向國內的房地產項目,現在主要以國內訂單居多,后面跟隨國家政策,還會持續開發維護海外市場英良集團董事長劉良高告訴記者,公司業務量恢復如初,只是業務重心有所改變,主攻國內市場訂單。
對此,南安石材行業秘書長張志強認為,受外部環境沖擊,不少石材出口企業轉做國內市場的訂單,是石材企業的積極應對方式,在無形中也加劇了國內石材市場競爭。
轉型升級
自疫情之后,石材企業轉變思路,多元化發展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除了開展正常營銷模式,積極探索并嘗試新的方式:如場景式體驗、線上服務、工業互聯、直播帶貨等方式……
作為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縱觀當前發展形勢,沒有哪個產業可以獨善其身,石材產業轉型升級是每個企業的必經之路,艱難而漫長,突破自我,提升用戶體驗,開拓新客戶,正確面對才可重生。
深處當下環境之中,行業協會積極鼓勵企業把握時機,著手從管理和技術層面下功夫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扎實基本功,從輸出能力、深加工能力等多方面,打造未來在市場上的競爭核心點,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因此,不少企業在加大創新力度,追求使產品更加節能、更加環保,提升顧客價值感,在豐富石材產品功能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在人員方面,留住人才并招聘可造之才,不斷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