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已經成為中東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其中伊朗還是中國石材進口的重要對象國家,尤其是大理石荒料進口長期穩居所有貿易國的前五名。另外,中國石材機械大量出口的對象也是伊朗。
如此友好的合作往來,這也是在2020年1月5日舉行的首屆石材機械輔料產業發展論壇上,特瑞斯石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阿里成為南安市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特邀副會長的原因。
聯合會會長李群生(左)和聯合會特邀副會長阿里(右)
據了解,特瑞斯礦業總投資達1億元人民幣,已擁有白玫瑰、新莎安娜、玉洞石、羅馬洞、云朵拉灰等5個自有礦山,以及擁有占地80畝的石材加工廠和8000畝的大理石荒料堆場,業務涵蓋礦山開采、荒料銷售、板材、工程裝飾等諸多領域。在2017年,特瑞斯礦業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成立特瑞斯石材有限公司。除了負責特在斯礦業的中國業務板塊外,特瑞斯石材有限公司還出口石材機械以及網布、膠水等石材輔料工具到伊朗。
伊朗礦山雖多,但是較為分散,中國人去礦山選購石材是一件非常勞累的事情,為此他們一直在努力改善和提升這種選購體驗,計劃建設荒料堆場,然而因疫情原因被擱置了。但政府對建設荒料堆場的計劃十分支持,并且也正在著手石材荒料保稅區的相關籌備工作,一方面促進伊朗石材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帶動經濟社會效益提升。
縱觀伊朗石材行業,石材資源極為豐富,但是石材產業配套卻幾乎沒有。
自成為石材機械輔料產業聯合會的一員后,阿里一直關注著展貿城動態,他對展貿城依托聯合會的強大資源,為國內外石材和礦山企業提供從機械到工具及輔料等整體解決方案的模式打非常欣賞和看好,這樣讓石材企業有線上線下一體營銷平臺,推動企業向“一帶一路”發展貿易。他認為伊朗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擁有著巨大的潛力。
阿里表示,打造特色鮮明、輻射力強、競爭力大的石材產業群是水頭的目標,這是他們的定位的目標,因此,他們也希望能復制水頭石材的產業模式到伊朗,立足水頭所沒有的礦山資源,從原動力開始打造“水頭產業模式”。
對此,聯合會會長李群生表示能夠在推動伊朗石材產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中石材機械走出去,這是兩國互幫互利的事情,同時整合石材資源合力開拓國際市場是聯合會的合作與發展理念。雙方都表示愿意全方位助力,并對后期建設發展表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