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一座又一座的礦山封礦,一家又一家的工廠關停,石材行業大洗牌的過程持續嚴峻,越來越多的石企,礦企陷入迷茫,特別是民營企業,充滿一種被離開的危機感,而在最近,國家再度為民營企業發聲,狠批一刀切問題,要求環保精細化,而河北率先建立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制度,對合規企業優先保證其生產經營活動,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期間,不停產,不限產,不打擾,不檢查。
這對石材業是一個重大的利好,國家大方向發生變化,環保政策也逐漸精細化,傳統制造業的春天終于要來了,政策好不好,關鍵在于落實,民營企業貢獻絕大部分的財政和就業,絕不能出現政策斷層,文件如何說,地方就該如何執行。
明確規定:一要著力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堅決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各類障礙和隱形壁壘,切實消除在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招商投標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二要對民營經濟和其他的經濟體制要一視同仁,要打破在招投標等方面對民營企業的隱形壁壘,允許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主體公平參與招投標競爭,三要著力健全平等保護的法制環境,堅持執法,司法等各環節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民營企業家的人身,財產合法權益,為民營企業家創造更多安全感。
過去幾年,有多少無助的企業被關停,有多少家庭受到影響,一刀切嚴重破壞民營經濟,嚴重損害企業的正當利益,但國家不斷發布的新政策和文件,都在推動民營企業經濟發展,可以看出2020年一定是個大發展的一年,傳統制造業即將迎來翻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