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5日和12月24日,生態環境部轉發人民日報再次狠批一刀問題,要求環保精細化。河北在全國建立環境監管清單制度,有限保障合規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在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減排期間可實行“不停產、不限產、不檢查、不打擾”,由此可見,國家環保政策風向有所變動,精準化發展,確保企業的運營,對石材行業來說真的是年底最好的消息。
環保一刀切的做法,是指某些監管部門在處理環境問題,不分青紅皂白,強制要求企業先停再說,嚴重損害了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在過去幾年,許多企業因此深受其害。
不久前,山東有一個典型案例,臨沂污染治理平時不作為,但到了考了問核時候就搞一刀切,造成轄區餐飲企業大面積停業,石材企業近400家停產,貨運企業停業20多家,嚴重阻礙了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
其實之前風暴席卷全國,有些地方一刀切現象嚴重,多少企業大面積的停產斷電,不僅影響愜意正常運轉,對于許多行業來說造成了極大的動蕩。
從今年9月開始,生態部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專項整治,重點糾正一刀切行為,切實維護群眾的生態環境及合規守法企業的正當權益。
10月24日,中國發布首部針對營商環境優化的行政法規《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而針對“一刀切”,《條例》當中專設一條,除特定情況外,不得要求市場主體普遍停產、停業,有利于以法治化的手段來糾正上述問題。
對于生態環境部所發環保精準化,各個地區紛紛點贊,相信在國家明智政策之下,一刀切的問題也將逐步回得到改善,合規停產企業也能恢復經營,石材行業必將經歷風暴的轉折點,開始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