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礦山修復工作的開展和對先進礦山的學習,一座座歷史遺留礦山和廢棄礦山陸續呈現出了嶄新的面貌,逐步迎來了驗收。據悉,在11月30日上午,浙江嘉興海寧市小尖山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通過有關專家及市級相關部門組織的交工驗收。
據了解,海寧市小尖山廢棄礦區生態修復項目工程,是《浙江省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三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確定的重點項目之一,位于尖山新區(黃灣鎮)閘口村小尖山08省道(524國道)兩側,項目總面積14.6萬多平方米,概算總投資967萬元。該項目治理修復的重點在于廢棄礦山邊坡展開整治修復、復綠,實施礦區土地平整綠化,實現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恢復礦山生態環境和礦區土地利用的目標。該項目自今年5月20好開工,目前已基本完成設計文件和施工合同所屬的全部工程量,進行掃尾即可。
當天,驗收組首先到小尖山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現場,聽取礦山業主單位對相關情況的介紹,并實地查看了礦山修復治理工程完成情況。
隨后召開驗收會議,項目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分別介紹了項目情況,相關專家、市鎮相關部門和屬地村對工程項目進展與質量表示充分肯定,提出了項目下階段的掃尾工程及后期養護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議,最后各代表一致同意項目通過交工驗收。
會上,海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曹立杰要求,尖山新區(黃灣鎮)及項目施工、監理單位要對照項目設計要求繼續抓緊完善掃尾工程,并切實做好后期養護及礦區現場的安全管理措施,為項目的整體竣工驗收打好基礎,全力促使將小尖山礦區打造成為海寧市踐行“兩山”理論的新亮點,成為海寧生態建設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