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漢白玉而聞名的寶興縣,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多年來,依托石材礦業助推經濟穩步發展。
伴隨近年來綠色礦業發展理念的提出,開山采石,更需環保先行。據悉,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建設綠色礦山的重大決策,全面深化礦山生態環境治理,著力提升礦產資源開發水平,四川寶興縣制定《寶興縣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方案》,在技術創新、節能減排、土地復墾等方面積極行動,推進石材礦山轉型升級。
在過去,爆破+剝離的粗放式礦山開采方式,給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如今,科技突飛猛進,新型硐采技術、平臺科學化開采方法在各個礦山普及開來,流程被優化,落后工藝被逐步淘汰,可實現采礦作業機械化、技術現代化、環境安全化。礦山企業可采取“荒料做大板、小料做毛薄板、塊料做碎石”方式,對礦產資源加以充分利用,不僅提高了石材開采加工效率,更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
據了解,自綠色礦山建設以來,寶興縣礦山企業的礦產利用率大幅提升,實際生產荒料率平均達到38.81%,部分企業甚至高達54.9%,實現了大突破。
與此同時,寶興縣強化礦產資源開發的土壤污染管理,積極指導礦山企業開展節能減排、降耗的措施,規范堆放礦渣,并鼓勵礦山對礦渣進行綜合利用,改進污水處理系統,現已將節能降耗率已達國家標準。
如果說曾經是挖出了“金山銀山”,那么現在就是種回“綠水青山”,對此,寶興制定《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土
地復墾方案》,積極推進三興、正興、中楊、億隆、華泰、東寶六個綠色礦山示范區建設,對于可復墾的土地進行全面復墾,踐行邊生產、邊建設、邊復墾的礦山修復策略。如今,寶興縣綠色礦山建設共計投資約600萬元,播撒草籽約5000公斤,栽種樹苗約8000余株,已實現可復墾土地植被全覆蓋,逐步實現“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并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