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引進國外先進加工技術裝備,石材作為一種脆性材料的加工技術得以突破和提高,從過去的結構材料升級轉換為現在的裝飾材料,石材業迅速成為我國又一新興朝陽產業。就如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曾說“石材業既古老又新興”。
據鄒傳勝介紹,2008年的金融危機來臨曾一度對我國石材市場造成影響,但得益于四萬億的刺激政策,石材仍保持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高速增長。然而,自16年環保風波至今,石材業增速放緩。
鄒傳勝認為,近兩年我國石材產業市場情況主要呈現四個特征:第一,國內市場好于國外市場。4月份、5月份的石材出口量一度出現負增長,直至6月份開始轉正。第二、大企業好于小企業。第三、能夠直接做終端工程的企業好于專做石材批發的企業。第四、有資源的企業好于沒資源的企業。
調整行業發展的兩個方向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及市場形勢下,各大石材企業紛紛調整方向奔向國內市場。“行業發展現在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調結構,一個是轉方式。”鄒傳勝表示,我國石材業進軍家裝市場發展前景巨大。其中,“調結構”在于調整社會的消費結構及產品的市場結構,在依托“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及其他商務樓宇建設的工裝市場時,努力開拓家裝市場,做到家裝與工裝并重。“轉方式”主要針對產業升級,將圍繞資源節約型及環境友好型兩個方向努力。據鄒傳勝介紹,我國石材生產仍相對比較粗放,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污水、粉塵和固體廢棄物,需要加強清潔生產管理。為實現產業升級,石材協會正努力制定行業清潔生產國家標準及礦山開采技術規范。
建立家裝品牌 引導消費理念
對于家裝市場而言,石材無疑是裝飾材料的升級換代產品。過去的建筑內外裝修多為瓷磚,而現在的市政工程、高檔寫字樓、酒店等都是花崗石干掛外墻,大理石內置室內。然而,石材進軍家裝市場,其產品定位、結構、營銷方式及服務管理都要適應家裝市場需求。
瓷磚和石材是有本質區別的,瓷磚是人工的,顏色、圖案、花紋可以做到完全一樣,而石材不一樣,是天然的再去仔細雕琢,因此,我們首先要改變消費理念,調整消費結構。”
倡導節能減排 主攻家裝市場
“石材是節能減排的產品,然而,很多人對它存在誤解。”鄒傳勝表示,“在部分利益集團的誤導炒作下,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加以宣傳放大,使得消費者誤解石材。實際上,大理石沒有任何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物質。花崗巖的個別產品存在放射性,但多用在戶外,完全符合適用范圍,相比其他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只能小而不能高。”
和其他建筑材料不同,石材只有礦業沒有窯業,加工生產無需經過工業窯爐的煅燒,加之礦業開采本身就是一個冷加工過程,避免了溫室氣體的排放,真正做到了節能減排。“假如我們能夠更多地使用石材,將對節能減排做出更大貢獻。”鄒傳勝表示。
“任何一個行業都在國家這條大船上,大船走得快,我們自然快,大船放慢腳步,我們也得跟著慢。”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向中西部推進,未來,我國石材業也將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發展,而家裝將會成為新一輪的主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