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胡潤百富榜上,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孫廣信以80億元財富,位列新疆首富。
十多年前,孫廣信就用他引以為傲的“廣匯石材”告訴人我們,新疆不僅有哈密瓜、葡萄干,青河縣阿魏菇,庫車杏這些大眾所熟知的特產,還有優質的石材。在新疆從石油中掘得“第一桶金”的廣匯集團,是新疆最大的地產商。如今他們又進軍新疆天然氣開發。孫廣信發家的理念是依托地域優勢。他很少出新疆,一年365天,有300天呆在新疆。他的思路很明確,礦產、石油、棉花等等,這些都是新疆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其他商人拼什么,就是拿新疆的優勢和其他地方的弱勢比,財運就來了。
1962年,出生在新疆烏魯木齊一個多民族的大雜院。父親是落腳的鞋匠。18歲的時候,高考未果的孫廣信去了部隊。從那里,考上了軍校,成了家中惟一有干部身份的人。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孫廣信到某部修理所代任指導員,專門主管生產經營。孫廣信帶上七八臺車從烏魯木齊開往蘭州拉運鋁錠和其他物資,往返一趟八九天,半年內就給單位掙了五六十萬元,這件事深深地撼動了孫廣信。當時27歲的孫廣信暗下決心:“我要用15年時間創辦一個全國一流的企業。”
1989年3月的一天,孫廣信被獲準復員,領到了3200元復員費。 艱辛創業 東借西湊3萬多元起家 孫廣信用這筆復員費,同幾個部隊下來的伙伴,東借西湊弄了3萬多元,在烏魯木齊市創辦了一個公司,取名叫“廣匯”,公司1989年5月2日開業了。經過幾個月的摸索,他想到了推銷。此時,四川工程機械廠、青海推土機廠在新疆報紙上做的廣告吸引了他。經了解,他得知,這兩個廠在新疆的銷售勢頭很不好,每年各廠僅在新疆售出5~6臺機器。孫廣信毛遂自薦,要求做兩廠在新疆的推銷代理。但廠方駐疆代表卻認為他是個體戶靠不住,最后達成協議,孫廣信協助推銷,每推銷一臺推土機,付給他2%的傭金。 他過著非常拮據的生活去推銷推土機,無懼風雨,半年行走10萬多公里,最終訂購了103臺機器,用行動證明了自己。
而后的日子里,孫廣信陸續進軍飲食娛樂行業,進出口貿易方面,日益堅持下,都獲得了不菲的成績。于是又開始馬不停蹄的進軍石材行業,5年投資4.3億元 ,在人們還未回過神來,沉浸在鋪天蓋地的廣匯企業房地產戰役的硝煙中時,孫廣信又調整了企業戰略發展的重點,將企業集團從第三產業向第二產業全面推進,著手建設一個亞洲最大的花崗巖石材加工中心。1994年,廣匯連續5年向石材產業投資4.3億元,進行6期擴建,全套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5條生產線,先后開發出具有結晶細、花色勻、強度高、顆粒小等特點的石材品種20余個,其中“新疆紅”、“天山翠”、“雪山青”、“紫云星”等13種拳頭產品被譽為“西部瑰寶”。 目前,廣匯石材公司已被批準上市,他們計劃用3年時間,將生產規模擴大到年產量150萬平方米,實現利稅3億元,使新疆成為亞洲最大的石材開發基地。為廣匯企業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