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石材這種物質不同于任何其它裝修材料,有著獨有的特殊性。眾所周知,石材是經過億萬年以上各種地質作用而形成的,其形成后的外在特征是很難通過事后的方法來補救。盡管目前各種石材表面修補技術不斷誕生,但其修補后的效果畢竟還是很難取代石材天然艷麗的外觀效果。又由于石材的生產廠家,石材供應商,同石材需求方在對石材特性上理解的不同,這就注定了兩者之間必然產生紛爭。
之前關于石材色差,曾一度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后面的事實證明,天然色差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美,這是在石材的表面所呈現出的與石材基本顏色不一致的另一類顏色,同石材基本顏色在人眼中所產生的視覺差別。諸多國際工程已經讓大家對色差都有了一個全新的改觀!
那么在石材日常生產加工中,常見的石材外觀的缺陷還有那些呢?
裂紋:巖石中存在的細小裂隙。有明裂隙、暗裂之分。明裂是指那些裂紋明顯,石材未加工前從石材荒料外表面就能看出裂紋線且裂紋線延伸較長的那類裂紋。暗裂是指那些裂紋不明顯,石標未加工前從石材荒料外表面很難辨別出裂紋線且裂紋線延伸較短的那類裂紋。裂紋的產生有天然的,也有可能是因為開采石材所采取的開采方法不合理所造成的。石材裂紋普遍存在于那些米黃類的石材(如舊米黃,莎安娜米黃,西班牙米黃)及大花白,雅士白等白色類的石材中,此外像紫羅紅,啡網紋等也有,從眾多的生產廠家的反映看,石材裂紋較普遍存在于大理石中。
黃斑(銹斑):與石材表面基本顏色不一致的黃色斑狀物,原生于石材的表面。黃斑在大花白、大花綠中較為常見,某些花崗石中也有存在。
色斑(色膽):與石材表面基本顏色不一樣的斑狀物質或異樣物質。色斑在石材中表現為無色、淺黃色、黃色的透明晶體狀物;黑色、綠色、白色、銹斑狀物質。石材色斑(色膽)較普遍存在于大花白,爵士白,雅士白等白色類的石材,以及西班牙米黃、紫羅紅、珊瑚紅、啡網紋、紫彩麻、幻彩紅、啡珠麻等色類的石材中。
霉斑:天然形成的綠色或暗綠色霉狀物質。霉斑較普遍存在于紫羅紅、銀線米黃、舊米黃類的石材中。
色線:與石材表面顏色花紋不一樣的條紋狀,條帶狀物質。在石材加工中常見的表現為紅色或白色的晶體線。
砂眼: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凹坑,直徑在2mm以下,石材砂眼較普遍存在于金花米黃、金米黃、香檳紅、銀線米黃以及砂石類的石材中。
孔洞: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凹坑,直徑在2mm以上。石材孔洞較普遍存在于西班牙米黃、啡網紋,尤以啡網紋表現最為突出。
霉斑:天然形成的綠色或暗綠色霉狀物質。霉斑較普遍存在于紫羅紅、銀線米黃、舊米黃類的石材中。
考慮到石材天然存在著以上所提到石材缺陷,國家建材局頒發了天然大理石,花崗石行業標準。這個行業標準對以上石材的驗收作了定性及定量規定。
裂紋:長度不超過兩端順延至板邊總長度的1/10,長度小于20mm不計。
色線:長度不超過兩端順延至板邊總長度的1/10,長度小于40mm的不計。
色斑:面積小于15×15mm2的不計。
以上所提到的石材缺陷以當今的石材廠家的技術而言,裂紋、色斑、銹斑、霉斑、砂眼、孔洞主要采取人工修補的方法來處理。“挖,補,填”是處理這些缺陷的主要手段。至于色差、色線,石材生產廠家未找到行之有效、簡便易行的方法來徹底解決這一石材生產加中所遇到的技術難題。從有關方面的技術資料了解到:現在世界上許多的國家正在著手解決石材色差問題,并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石材著色工藝技術和方法不斷產生。石材著色技術可以提高原來的石材低色調,消除和減小色差,使石材的顏色變得更加艷麗,提高了石材的檔次。
外觀質量(花紋、色調):將選定的協議板與被檢驗板材同時平放在地上,距1.5m處目測。 外觀質量(缺陷):距板材1.5m處明顯可見的缺陷視為缺陷;距板材1.5m年不明顯,但在1mm處可見的缺陷視為無缺陷;距板材1m處不可見的缺陷視為無缺陷。
石材如果含有以上某一種缺陷,對石材的外觀裝飾效果影響就會很大。但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在看待石材的缺陷時作為石材生產廠家和石材需求方都應該客觀、辯證地看問題。石材生產廠家在承接業務單,同客戶磋商和簽定合同書時,必須從自己是石材的專業行家觀點出發,將某些石材中可能存在的天然缺陷向客戶主動提出,征求客戶的意見,如客戶不能接受石材存在的天然缺陷,生產可能達到客戶所提出的驗收標準時,可謝絕客戶。
只要石材裝修存在,石材的天然缺陷就始終存在于石材中,這就需要宣傳石材的各種媒體大力、廣泛地宣傳石材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并推廣當今最新、簡便、易行的石材缺陷修補技術,最大限度彌補天然石材缺陷,減少供需在這方面的糾紛,促進裝飾石材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