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網獲悉,8月29日,一場聚焦綠色建材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磅研討會在中鐵成都設計院成功舉辦。隨縣石材協會會長楊慶增在會上提出“綠色石材賦能‘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為正處于轉型關鍵期的石材行業指明了方向——“出海”,不僅是應對國內困境的突圍之舉,更是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戰略選擇。
國內市場遇冷,“出海”成行業共識
當前,國內石材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寒潮。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政府基建項目節奏放緩,雙重壓力之下,建筑類石材需求出現“斷崖式下跌”。即便是以往相對堅挺的高端住宅市場,需求也明顯收縮。整體來看,國內市場需求疲軟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面對困局,行業集體轉向海外市場。如今,幾乎每家石材企業都在組建外貿團隊,曾經不起眼的外貿崗位如今炙手可熱。一些原本規模不大的外貿公司,因掌握海外渠道資源,迅速成為行業搶手的合作伙伴。這種全行業的集體行動,反映出一個清晰的共識:開拓海外市場,是破解國內需求萎縮困局的關鍵出路。
多重優勢疊加,支撐“出海”行穩致遠
中國石材“出海”并非盲目出擊,而是建立在多重優勢基礎之上的戰略部署:
首先是成本紅利的釋放。隨著國內需求萎縮,石材價格大幅回落。曾經一石難求的德國米黃等高端石材,如今價格已跌至高峰期的1/5甚至更低。與此同時,人工、廠房租金等運營成本也同步下降。這使得中國石材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空前增強。
其次是匯率與產能的雙重賦能。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為出口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中國石材行業多年積累的成熟產能,則保障了產品的穩定供應和高性價比。相比其他國家企業面臨的產能不足或成本高企問題,中國企業能夠更高效地響應海外訂單,逐步在全球市場中擴大份額。
“內卷”升級,倒逼行業轉型
石材行業的“出海”,不僅是產能的外溢,更是行業自我升級的催化劑。在海外市場,企業間的競爭不斷升級——價格戰、效率戰、服務戰接連上演。這種“內卷”雖然帶來挑戰,但也推動整個行業向“更低價、更高效、更優質”的方向進化。
盡管部分國家可能以“傾銷”為由發起貿易調查,但在國內需求難以恢復昔日繁榮的現實下,“出海”已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唯有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淬煉自身,企業才能真正實現技術、管理與品牌的全面提升。
走向全球:從破局到重塑
從隨縣石材協會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到千千萬萬企業自發奔赴海外,中國
石材行業正以“外貿”為舟,承載綠色建材理念、成本優勢與產業韌性,駛向更廣闊的全球市場。
未來5到10年,“出海”不僅是一種生存策略,更是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尋找新增量、參與規則制定的生動實踐。這場“向外生長”的浪潮,既是應對當下困局的主動突圍,更是擁抱全球化、重塑產業格局的長遠布局。唯有敢于出海,才能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掌握主動,贏得未來。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證實,僅供您參考...